《大而美法案》過關!臺灣企業赴美迎禮包 完整內容、影響一次看
(圖/美聯社)
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延續川普過去的減稅改革,更加大企業優惠措施。但臺灣企業赴美是否能真正受惠?而法案終止綠能補貼的措施,可能撼動全球的綠能佈局嗎?
7月4日美國國慶日當天,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國會通過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當作送給美國的生日大禮,「這項法案將讓美國像火箭一樣起飛!」他說。
這項長達近900頁的法案,內容涵蓋個人及企業減稅措施、終止再生能源優惠、削減醫療及社福支出、調高聯邦政府舉債上限等層面,在衆議院歷經超過7小時辯論,最終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些微差距驚險通過。
經參衆兩院修正通過的版本,除了將川普在2017年推出、原訂於今年底落日的減稅政策,效期改爲永久以外,法案還同時加碼擴大企業投資優惠、加強石化業補貼。這項將加劇美國赤字的法案,被外媒評論是徹底實現川普意志。
美國衆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也說,《大而美法案》將複製川普第一任期的成功、讓美國成爲最偉大的經濟體,「不過,這次要執行得更徹底。」
赴美設廠 享企業租稅優惠
儘管《大而美法案》的多數影響在於美國內政,但其中協助川普兌現「製造業重返美國」支票的企業租稅優惠條文,對有意赴美設廠的臺灣企業來說,確實捎來一些好消息,預期能帶來利多。
根據法案,企業在今年1月19日後添購的設備或資產,支出可全額折舊;自2022年起在美國本土投入的研發支出,也可於發生年度全額扣抵。
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解釋,法案適用於美國「國內」公司,因此受惠對象將是在美國設廠、設立研發中心的臺灣企業。
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臺商能否真正享受優惠,還須觀察。蘇宥人進一步分析,臺灣企業雖然會在美國進行研發,但智慧財產權可能登記在臺灣,如此一來是否符合「美國本土研發」定義,仍有待美國政府釐清。
(圖/今週刊提供)
關於招商優惠的另一重點,則是將半導體等先進製造業的投資稅額抵免從25%提升至35%。這項條款僅適用於二六年底前的投資案,顯然是因爲川普期待企業「加速」來美投資,但對臺灣企業來說,就必須與時間賽跑。
蘇宥人提醒,與其他國家相比,在美國設廠的整體成本仍偏高,短期租稅優惠是否等於長期競爭優勢,企業赴美前仍應務實評估規畫。
而正考慮赴美的臺企或許也還在觀望:川普爲了振興美國製造業,是否還會祭出下一階段的招商優惠?
相較於「大而美」主要聚焦美國國內,蘇宥人認爲,今年初美國衆議院通過、接下來將交由參議院審議的《臺美類租稅協定》,主要可避免臺美雙重課稅,是臺商更要關注的議題。若能順利通過,將有助於減輕臺灣企業的經營成本,這纔是美國真正能送給臺灣的一份大禮。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490期)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