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後 賴清德會重蹈蔡英文覆轍?
▲總統賴清德與前總統蔡英文。(圖/總統府提供)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726大罷免大失敗,賴清德和民進黨支持度大跌,《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的「2025年7月國政民調」,賴清德總統信任度、滿意度、行政院長卓榮泰滿意度、民進黨好感度均重挫,負向評價則都衝破5成。國民黨好感度則是自賴清德就職後首次與民進黨持平,反感則低於民進黨,朝野態勢已經出現反轉。
一場大罷免 讓民進黨從雲端掉到深谷
賴清德本月信任度下滑7.8%爲37.2%、不信任增加7.3%爲50.3%,是賴清德就職以來信任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不信任也首次突破5成,與信任度之間的差距達13.1%。
賴清德去年就職以來,信任度長期都保持在5成以上,直到4月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才跌破5成,但比蔡英文第一任同期都還要高得多,如今卻落入相似的處境。「2017年7月國政民調」蔡英文的信任度爲35.7%,比賴清德此時略低,但不信任度則爲46.2%,比賴清德如今還要低。
蔡英文第一任在就職週年(2017年5月)信任度首次超過5成,之後曾短暫拉回,然後在2017年12月到2019年5月長達1年半的時間,不信任度都在5成以上。若以「死亡交叉」來看,蔡英文的信任度在2017年3月出現第一次死亡交叉,之後短暫拉回後再度交叉,一路到2019年9月纔再次黃金交叉。
賴清德本月滿意度重挫10.1%,僅剩下34.6%,不滿意度則暴增9.8%爲56.6%。蔡英文同期的滿意度則爲28.9%,不滿意57.3%與賴清德如今的數字接近。蔡英文第一任就職9個月(2017年2月)不滿意度首次超過5成,之後就一直延續到2019年8月。蔡英文首任滿意度在2017年8月出現死亡交叉,直到2019年12月才黃金交叉。
蔡英文當年落入死亡交叉後,民進黨接着在2018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雖然有2019年1月2日的「習五點」讓蔡英文「撿到槍」,卻直到該9、12月信任度和滿意度纔再度黃金交叉。如今賴清德和民進黨似乎又落入同樣的格局,而川普的關稅和經濟的衝擊,遠比當年蔡英文的情況更加棘手。
一場大罷免,讓民進黨從雲端掉到深谷,賴清德就職至今的滿意與不滿意變動落差的41.9%,中立民衆的信任度變動達38.7%、30~39歲民衆信任度變動達31.8%,大學以上學歷者信任度變動達24.9%、20~29歲信任度變動也有11.5%。這些原本都是民進黨的強項、支持的根基,卻被賴清德一把輸光。
本月民進黨的好感度下滑7.8%爲32.7%、反感增加8.5%爲53.5%,自賴清德去年5月就職以來,民進黨的好感度從未低於4成,去年8月、今年3月還曾超過5成,反感則最高則是今年4月的48.9%;如今是賴清德就職以來民進黨好感度的新低、反感的新高。
▼美麗島7月國政民調。(圖/美麗島電子報提供)
國民黨支持者並未大幅增加 民衆黨卻獲取大罷免漁翁之利
國民黨本月好感度增加6.4%爲32.7%與民進黨持平,反感則減少7.0%爲46.6%。賴清德就職以來,國民黨反感經常超過5成,僅去年10、11月在4成5上下,本月是過去一年多的第3低,也是反感首度低於民進黨;賴清德就職以來,藍綠的好感度差距一直都維持在10%以上,今年3月還曾高達30%(民進黨52.7%、國民黨27.2%),本月是兩黨好感度首次持平。
從藍綠版圖來看,本月G1~G3泛藍族羣比上月增加7.7%爲40.5%,泛綠G7~G9則減少5.5%爲33.7%。賴清德就職以來,泛藍板塊長期在30%上下浮沉,最高是今年4月的36.0%,去年8月的最低點則僅有25.3%;泛綠的板塊則經常維持在4成以上,去年11月的最低點是35.2%,今年3月則高達48.5%。本月是泛藍板塊的新高、泛綠的新低。
本月自認泛綠立場民衆減少4.5%爲33.7%,是賴清德就職以來新低,之前自述泛綠立場的比例多在4成上下浮動,今年3月曾達44.1%,之前最低的是去年10月的34.9%。雖然自述泛綠民衆減少,但對照G7~G9泛綠也同樣是33.7%的數字,綠營支持者幾乎是100%願意表態。
反觀藍營,即便贏了大罷免,但自認泛藍支持者也僅增加2.8%爲23.9%,與G1~G3達40.5%的板塊完全不成比例。
從交叉分析也可以看出藍綠凝聚力和熱度的懸殊差距。上個月,泛綠對賴清德的信任指數是78.5,本月略減爲77.1;上月泛綠對賴清德滿意的比例是83.2%本月仍有77.4%;上月泛綠對民進黨的好感度是84.1%,本月仍有81.4%。反觀泛藍上個月對國民黨的好感度是71.2%,本月也僅爲72.5%。
大罷免失敗後,綠營內部曾感嘆「同溫層太厚」,如今情況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好處是綠營支持者的熱情和動力並沒有潰散,但也可能落入同樣的氛圍,再次做出錯誤的決定。
而國民黨雖然挺過大罷免,但並未獲得支持者更多的認同,國民黨若不能認清這次大罷免「僅是對賴清德的否定,而非對國民黨的肯定」,還自己以爲贏得「無敵星星」,以勝選者自居,遲早會引發更多的民怨。
從民調數字來看,民衆黨纔是大罷免紮實的贏家,本月好感度增加5.5%爲33.2%是三黨之最,反感則降低8.8%爲42.1%,也是三黨最低。過去民衆黨一直被認爲是三黨中仇恨值最高,如今情況已經改變。民衆黨的好感是2024年7月(柯文哲政治獻金案爆發前)以來最高值,反感則是2023年11月以來(2024大選藍白合破局後)最低值。
從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民衆黨支持者對民衆黨的好感度從上月83.2%增爲90.9%爲三黨支持者之最,中間選民對民衆黨的好感度也從20.1%增爲33.2%,同樣也是三黨之最。民衆黨原本是這場大罷免的局外人,卻凝聚了支持者、吸納了中間選民,在藍綠廝殺中獲取了漁翁之利。
▼民衆黨原本是這場大罷免的局外人,卻凝聚了支持者、吸納了中間選民,在藍綠廝殺中獲取了漁翁之利。(圖/民衆黨提供)
此民調由《美麗島電子報》委託戴立安進行問卷設計與分析,並委託畢肯市場研究公司執行電訪,調查時間爲2025年7月28至30日,調查範圍全國22個縣市,調查對象爲設籍在調查範圍、年滿20歲的民衆。調查方法採住宅電話與行動電話雙架構抽樣。其中樣本規模成功完訪1082人(住宅電話705人、行動電話377人),合併樣本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爲±3.0%。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