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代廣場到硅谷“心臟”,喜茶如何把新茶飲賣給外國人?
因爲天降流量,喜茶的三倍厚抹突然成爲了一款全球爆品。國內國外紛紛售罄之餘,喜茶還趁熱打鐵,爲此推出了抹茶飲品買一贈一的活動。
喜茶三倍厚抹;圖片來源:喜茶
三倍厚抹是喜茶2024年10月推出的一款產品,2025年7月10日於喜茶的美國門店上線,上線後不到半個月就迎來了一次意外的爆火。
除了國內驗證過的單品受歡迎,海外喜茶也在做新品,抹雲椰藍這樣的現象級單品就是海外限定,發售之初就在多個海外市場登上銷量榜首,在多地售罄。
2018年出海的喜茶,也將門店開到了更多核心城市的熱門地段。2023年底,喜茶在紐約百老匯開設了美國首店;2024年,加州比弗利山莊門店開業,NBA球星保羅·喬治也去了現場;今年初,紐約時代廣場喜茶海外首家LAB店開業;今年8月,喜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Cupertino)Main Street的門店開業,蘋果總部也同樣位於庫比蒂諾。
庫比蒂諾門店,是喜茶在美國開設的第35家門店[1],這也使它成爲首個進駐蘋果總部所在地的新茶飲品牌。
而美國消費者對這個新店也很捧場。小紅書用戶@紫紫糯玉米表示,自己排隊3小時,才喝上了庫比蒂諾喜茶的限定聯名款。小紅書用戶@陳艾荷則現場直播了庫比蒂諾喜茶店的排隊盛況:“大熱天沒有遮陽,灣區喜茶排隊的人佔據了整個草坪。”並表示這只是週五的排隊情況,預計週末2天會更誇張。
從單品出圈,到海外新店的排隊潮,出海7年的喜茶做了什麼?有什麼變化?在海外做出了哪些成績?
一、7年2階段,喜茶加快出海節奏
喜茶新店排隊長度,海外喜茶受歡迎程度最顯化的證據。
美國在線媒體MocoShow曾這樣報道喜茶的“排隊熱”:在馬里蘭州首家門店開業時,整整兩個月,門口的隊伍都拐到了街角,一直排到另一個購物中心。排隊的人來自不同背景,在現場給出了他們爲喜茶排隊等待的理由[2]:
幾年前去中國時,它是最受歡迎的品牌,所以我想試試。
它是水果茶,比常見的含糖茶更好、更健康。
他們有奶蓋,還會爲了我的飲料手剝葡萄皮。
不依賴糖漿和調味粉,這是一家好公司。
之前在Tyson開業時我就去過,很喜歡,現在不用跑到弗吉尼亞州也能喝到了。
據新京報報道,過去一年,喜茶海外門店數量增長超過6倍,在美國市場更是實現了從2家到30餘家的快速增長,成爲在美髮展最快、門店最多的新茶飲品牌。[3]
除了門店開新快,喜茶海外門店的表現也不錯。以美國地區爲例:今年初開業的紐約時代廣場喜茶海外首家LAB店,首日銷量突破3500杯;2024年開業的法拉盛MAINST店,在開業第三日仍創下近3300杯的單日銷量;2023年底開出的美國首店——紐約百老匯店,目前日均銷量穩定超過1200杯。
紐約市場的快速擴張與高熱度,爲喜茶在美東區域奠定了堅實的消費基礎。與此同時,美西地區的核心門店表現也不錯,聖何塞Hostetter店、灣區sunnyvale店、波士頓Allston店、舊金山Daly city westlake店開業前三日銷量均超過2200杯;聖何塞Hostetter門店即便在淡季,日均銷量仍超開業初期水平。
除了美國市場,喜茶的倫敦SOHO店、悉尼George St門店、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店、及澳門威尼斯人店,自開業以來日均銷量均保持在1000杯以上。
從喜茶出海的時間來看,喜茶出海可以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2018年,喜茶進入新加坡市場,在這個文化多元的市場進行探索;第二,2023年,喜茶開始聚焦高勢能消費市場拓展,先後進入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等發達國家。
2018年11月,喜茶在新加坡ION Orchard購物中心開出了第一家門店,代表其正式跨出了國際化的第一步。但喜茶出海的節奏是慎重的,在新加坡首店開業後,喜茶基本停下了海外擴張的腳步。直到2023年,喜茶選定了出海的第二站——在靠近白金漢宮、首相府和萊斯特廣場開設倫敦SOHO店,這是喜茶第一次走出亞洲。2023年,喜茶表示“我們聚焦成熟的高勢能消費市場拓展”,喜茶開始加快進入歐美市場的步伐。
目前,喜茶已進入新加坡、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美國、韓國、日本共8個國家及中國港澳地區,覆蓋28個海外核心城市與都會區。僅2025年上半年,喜茶在美國休斯頓、聖地亞哥、洛克維爾,以及英國愛丁堡、利物浦等8個新城市開出首店,全球拓展進入加速階段。目前,喜茶海外門店突破100家。
喜茶對FBIF表示:“國內新茶飲行業快速發展,但產品同質化和內卷式競爭的問題日益顯現。相較之下,海外新茶飲仍處於發展初期,特別是在歐美等成熟消費市場,對健康飲品、風味創新和品牌體驗有着更高需求,爲喜茶帶來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二、用國內的爆款邏輯,造海外限定單品
如果說前不久出圈的三倍厚抹,是喜茶在國內打造爆款能力的印證。那麼抹雲椰藍的火爆,代表着喜茶開始用國內造爆款的邏輯打造海外的限定單品。
喜茶對FBIF表示,相比國內消費者,海外消費者在口味偏好上呈現出更鮮明的國家差異和健康導向。因此,喜茶在甜度標準、茶底風味、配料選擇等方面均做了系統性適配。
就以抹雲椰藍爲例,國內喜茶產品顏色大多和其採用的蔬果原料相關,因此很難見到藍色飲品。抹雲椰藍就是喜茶專爲海外市場打造的創新飲品,將抹茶、藍色螺旋藻、椰子水融合,既滿足了歐美消費者對綠色健康的興趣,也讓飲品的色彩與分層口感在社交媒體上實現高度傳播。
喜茶介紹,這款產品一推出就在多個海外市場登上銷量榜首,在多地售罄,是新茶飲出海首個現象級爆款。
目前,喜茶進入海外市場已推出了超20款原創飲品,除去抹雲椰藍、龍井雪芽、千目·抹茉拿鐵這類海外限定產品,喜茶在單個門店限定產品上也做了一定的探索。
喜茶庫比蒂諾就上線了有限定單品iYerba。
在庫比蒂諾,當地消費者對馬黛茶並不陌生,這是一種源自南美洲的草本飲品,常被當作健康能量飲料飲用;而羽衣甘藍蘋果汁則是歐美市場頗受歡迎的輕飲選擇,常見於超市與果汁吧。喜茶在此基礎上,做了組合與創新,iYerba以馬黛茶和羽衣甘藍蘋果汁爲基底,延續品牌一貫的水果茶風格,疊加健康屬性。
作爲喜茶庫比蒂諾店的限定單品,喜茶在給這款產品取名時,用上了蘋果產品常用的小寫字母“i”開頭。而在宣傳產品時,海報極簡的設計感,也在向“鄰居”蘋果公司致敬。
洛杉磯比弗利山莊門店則有限定飲品California Sunset(加州落日)。
喜茶介紹“加州落日”的靈感來自加州落日景緻,產品以新奇士橙、西柚汁、綠妍茶湯爲基底,加入鮮切果片與迷迭香,既具風味層次,又呼應了當地的生活美學。喜茶表示:“這類創新不僅提升了門店獨特性,也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對在地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在國內曾經以“聯名狂魔”著稱的喜茶,出海後同樣沒有錯過這種快速出圈的方式喜茶和美國時尚品牌alexanderwang推出了Metabloom、與高端時尚品牌Sandy Liang合作的粉色白日夢、與澳大利亞高端營養品牌Vida Glow聯名了海洋膠原蛋白芒。
喜茶也向FBIF分享了海外產品的研發理念——以全球視野爲基礎,以本地消費者爲核心,通過深入的市場研究與快速的產品創新,持續推出既有文化共鳴又具有消費潛力的靈感茶飲。
三、喜茶出海:“在地化”的產品、品牌體驗
與國內市場相比,海外市場的新茶飲仍處於早期階段。
海外消費者可能熟悉的還是珍珠奶茶,那是中國茶飲2015年前流行的產品,產品主要以粉末衝調、奶精和果味糖漿爲主;之後喜茶、奈雪的出現,開始將新茶飲推向品質化,真茶、鮮奶、真果肉,成爲新茶飲的標誌性產品;之後品類的邊界不斷擴張,咖啡茶、芝士奶蓋、燕麥奶、輕乳茶逐漸融合,新茶飲也開始將越來越多選用小衆水果,擴充產品線;現在新茶飲品牌甚至不避諱展示自己的飲品配方,它們一面在新品上持續發力,一面開始捲起供應鏈,保障更多的原料直採,提供更穩定的產品。
那麼,國內內卷的新茶飲品牌出海,是一種“降維打擊”嗎?FBIF採訪喜茶時,“在地化”是喜茶回答出海業務的高頻詞。
“在出海過程中,以健康、真品質爲基礎,構建具有全球差異化的產品、品牌體驗;同時在海外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品牌內容創造與在地運營能力。”喜茶方面表示。
這幾乎是所有品牌出海的進階挑戰。由於新茶飲對口感、原料和新鮮度的要求較高,出海不僅僅是把門店開到海外,還需要逐步完成幾個關鍵環節——把成熟的產品體系帶出去、根據當地市場進行產品研發、搭建當地供應鏈、建立新的運營體系,適應文化差異和消費習慣。
喜茶表示,品牌目前已在美國東西海岸、英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悉尼與墨爾本設立多個倉儲中心,爲當地門店提供高效的倉儲與物流服務。目前喜茶在北美市場與Sysco等大型食品供應商合作,已實現牛奶、水果等13個品類的本地化採購,未來,北美供應鏈團也會持續關注關鍵原料的本地化生產與供給。
今年,海外的喜茶嘗試了自營外賣業務,同時還和Uber Eats、飯糰、Foodpanda等主流第三方平臺保持合作,向國內完善的線上體驗再進一步。
參考來源:[1]Heyteaexpands US footprint with 35th store,2025年8月4日,Kr- ASIA[2]Thousands Line Up For Maryland’s First Hey Tea,2025年6月20日,MocoShow[3]喜茶海外門店超100家,覆蓋28個海外城市,2025年8月4日,新京報
本文爲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作者:Sage,編輯:Panda,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