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看新茶飲,副品牌成新發力點?

伴隨越來越多的新茶飲企業上市,“副業”逐漸成爲新的發力點。3月12日,奈雪的茶發佈全新店型“奈雪green”,提供4款輕食能量碗及多款全新飲品。3月初,霸王茶姬旗下新副品牌“第二杯茶”首店在上海開業。此前,茶顏悅色推出過“小神閒茶館”“古德墨檸”等子品牌。

如今,新茶飲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一些品牌發展遇到瓶頸,開設副品牌,搶奪消費者,正成爲新發力點。業內人士稱,輕乳茶等品類的熱度不似從前,需要尋找新的勢能品類。細分品類依舊有未來,但要看品類定位與目標客羣的需求如何對接。

新茶飲品牌“上新”

當做輕乳茶的霸王茶姬做純茶,當做鮮果茶的奈雪的茶做輕食,新茶飲企業正在通過“副業”尋找增長點。

根據奈雪的茶發佈的信息,產品方面,“奈雪green”與常規門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提供輕食,即4款全新能量碗。能量碗系列價格在23.8元—28.8元之間,與其他輕食品牌相比,有較強的價格優勢,且全天供應,滲透到早餐、午餐、下午茶全時段消費。除了輕食,門店還配有飲品,包括“有氧小綠瓶”“牛油果能量杯”“抹茶”三大系列飲品。

3月初,霸王茶姬旗下新副品牌“第二杯茶”的首店CHAGEE MODERN TEA,在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開業。公開資料顯示,店內設有產品陳列展示區及堂食區,門店主打“傳統萃取中式純茶”,招牌產品爲“茶中式”和“茶拿鐵”,提供“濃萃”“輕萃”兩種製作工藝,價格在13元—22元之間。對於開設副品牌一事,霸王茶姬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暫時沒有更多可以披露的內容。

奈雪的茶、霸王茶姬並非率先開設副品牌的新茶飲企業。早在2017年,蜜雪冰城就已創立子品牌“幸運咖”,主打平價現磨咖啡。

2022年5月,茶顏悅色打造了茶館類店型“小神閒茶館”。2022年8月,茶顏悅色子品牌“鴛央咖啡”開業,產品主打“茶咖”概念,主推“咖啡+茶”的新中式系列飲品。2023年9月,茶顏悅色又推出檸檬茶品牌“古德墨檸”,定位爲“新中式青檸茶”。2024年4月,茶顏悅色旗下“晝夜詩酒茶”藝文小酒館開業。

而據滬上阿姨招股書,2024年3月,滬上阿姨推出新式中國茶品牌“茶瀑布”,定位“平價國風輕乳茶”,主要面向下沉市場和用戶。公開資料顯示,根據“茶瀑布”內部數據,自品牌成立以來,其授權門店數量已突破300家。

對於衆多品牌做子品牌,曾擔任多個新茶飲企業市場部門負責人的張濤(化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新茶飲企業做子品牌的目的,大都是爲了搶佔品類勢能。每個品類都有勢能期,輕乳茶的勢能逐步下降,大家都在尋找新的勢能機會。誰先搶佔誰得先機,獲得市場的機會更大,原有基本盤也能得到維持甚至擴充。“歸根結底,是現有模型瓶頸期到了,需要做新模型。”

競爭進入白熱化

衆品牌做子品牌的背後,是新茶飲企業迎來上市潮。多個企業上市後,新茶飲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3月6日,證監會官網披露《關於CHAGEE Holdings Limited(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通知書稱,茶姬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境內運營實體北京茶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首次公開發行備案材料已收悉。對此,霸王茶姬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以監管披露爲準。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成爲繼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後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飲企業,打破此前新茶飲行業上市即破發的“魔咒”,總市值已超千億。

這兩家企業是目前新茶飲行業“頂流”。其中,蜜雪冰城的上市備受關注。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擁有46479家門店,成爲全球最大現制飲品企業。2024年,蜜雪冰城共實現飲品出杯量約90億杯,實現約583億元終端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1.9%、21.7%。

公開資料顯示,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已突破6000家。根據餐飲數據平臺窄門餐眼數據,截至2月12日,霸王茶姬在營門店數爲6306家。2024年5月21日,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首次對外公佈公司營收數據。2023年,霸王茶姬總銷售額爲108億元,2024年一季度銷售額爲58億元,預計全年總銷售額超過200億元。

不斷有企業上市,也意味着新茶飲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業內人士稱,新茶飲目前已經在產品上進入瓶頸期,打造子品牌成爲尋求逆向突破的一種自我創新。新的業態需要百家爭鳴,在不同方向探索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新場景,最終探索出一種適合大多數新茶飲品牌共同需要的商業模式,短期內會相對緩慢,長期應予以看好。

細分品類依舊“有戲”

從中國市場來看,2024年,新茶飲市場規模達3547.2億元,同比增速6.4%,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3749.3億元。然而,新茶飲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新式茶飲行業缺乏統一、細化的國家標準,包括產品分類、原材料使用規範、製作工藝標準等方面。在這一背景下,打造細分品類,可能讓新茶飲行業進入新的競爭階段。

在新茶飲行業,創新早已被提上日程,行業逐漸重視被詬病的“同質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喜茶方面表示,當前新茶飲行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因爲消費需求的增長與茶飲行業整體供應的增長並不同步。面對有限的消費需求,行業內又普遍選擇趨同的產品與品牌策略,以至於陷入日益焦灼的同質化競爭。趨同的產品與品牌,也在持續消耗用戶對茶飲產品和品牌的熱情。

做子品牌,對於新茶飲企業而言,可能會分散精力,也可能面臨子品牌無法“出圈”的壓力。以新茶飲品牌7分甜爲例,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該品牌門店近一年淨增長爲-471,淨增長率爲-58.73%,近一年關店數爲699家,在營門店數爲802家,整體門店爲收縮狀態。而7分甜高調推出的咖啡子品牌“輕醒咖啡”,在營門店數僅爲20家。

但7分甜的困局,並不能代表行業。張濤表示,新茶飲企業做子品牌一般不會被分散精力,大部分公司會獨立出一個子公司負責這一方面,並不會影響大盤。“拓展新品類要注意的其實就一件事:單店利潤模型是否能夠成立,如果沒有成立,放一堆店出來就是‘割韭菜’了。”

同時,蜜雪冰城子品牌“幸運咖”爲新茶飲企業做子品牌提供了範本。2024年11月,“幸運咖”宣佈,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其全國門店數量突破4000家。同時,“幸運咖”和蜜雪冰城供應鏈正在逐步貫通,共享採購、研發資源,也共享倉儲物流體系。太平洋證券指出,海外擴張與“幸運咖”構築了蜜雪冰城的第二增長曲線。

此外,細分品類也已有成功案例。2024年以來,多家新茶飲品牌押寶果蔬汁這一細分品類。喜茶推出的“奪冠纖體瓶”,10天內售出超160萬杯,躋身品牌銷量前三。古茗的“輕體果蔬瓶”,上市5天銷售超200萬杯。茶百道推出的“小麥草”“耙耙柑”系列果茶飲品,也在蛇年春節期間售出超過100萬杯。

張濤認爲,子品牌首批大都是測試,利潤模型成立則獨立運營,模型不達預期則併入增加品類,這是比較常見的品牌破解瓶頸期的一種做法。“細分品類有未來,但是還是要考慮市場接受度和品類需求,如果品類不是解決大部分人的需求,那麼這個品類的生存空間就非常小。”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