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井口到心口
“感謝公司對我們職工的關心和愛護,經過這幾天的治療,我的頸椎疼痛已明顯好轉。”近日,在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的邵寨煤業公司健康小屋內,邵寨煤業公司機運工區職工孫銀海在接受專業的中醫理療後,對中醫鍼灸服務連連點贊。
在邵寨煤業,這樣的溫暖每天都在發生。近年來,邵寨煤業工會始終秉承“以職工爲中心”的理念,用暖心服務織密職工保障網,用創新引擎激活發展新動能,用安全基石築牢生產防護牆,在977名職工心中種下“家”的種子,讓“工會溫度”與“發展速度”同頻共振,爲這座現代化礦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織密“暖心網”:把關懷送到心坎上,讓職工安身更安心
“李師傅,這是工會給您申請的大病救助金,有啥困難隨時找我們!”綜採職工李彬濤的病牀前,工會幹部遞上的不僅是53560元愛心捐款,更是全礦人的牽掛。這場跨越井口與病房的溫暖接力,只是邵寨煤業工會“民生工程”的一個縮影。在這裡,“職工的小事就是工會的大事”不是口號,而是滲透在365天的日常裡。
爲讓職工權益有“法”可依,工會以職工代表大會爲基石,簽訂《“1+3”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從勞動報酬到休息休假,從勞動安全到職業培訓,條條框框都寫着“保障”二字。每逢春節,22名困難職工總會收到帶着溫度的慰問金;全國助殘日,15名殘疾職工的手中總會握着1.5萬元的幫扶款。婚喪嫁娶時的慰問金、女職工的“兩癌篩查”特殊保險、心理健康講座上的貼心疏導,讓每個職工都能感受到“孃家人”的細膩關懷。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工會把“便利”刻在礦區的每個角落。食堂師傅每天琢磨新菜式,確保下井職工總能吃上熱乎飯;夏日蚊蟲多時,宿舍樓道的滅蚊燈準時亮起;職工浴室鋪上防滑墊,高血壓患者收到健康指導卡;靈臺縣至礦區的公交班車每天往返,讓購物出行不再是難題。在這裡,職工臉上的笑容,就是工會工作最生動的答卷。
激活“創新源”:搭建成長大舞臺,讓人才破土又拔節
“我們的工作室爲技術人員精心打造一個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堅實陣地,構建一個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全方位展示其才能的優質平臺。”在邵寨煤業孔超勞模創新工作室,孔超自豪地說。這份自豪背後,是工會精心搭建的“成長階梯”——從勞動競賽到技術比武,從提案改善到創新成果評選,每個崗位都能成爲發光的舞臺。
公司《隴原星火》內刊開設“勞模專欄”,用圖文講述勞動模範的故事,這些帶着“煤渣味”的經驗,通過專欄成爲全員共享的“教科書”。去年一年,工會徵集到645條提案改善、110條合理化建議,215項優秀提案摘得獎項,87項羣衆創新成果落地生根,122項管理創新項目開花結果。維修中心模擬操作基地裡,“全流程拆解組裝”教學每月開講,職工在“學中練、練中學”,高技術、高技能人才佔比持續攀升,爲礦井發展注入“智”動力。
築牢“安全堤”:凝聚向心力,讓生產平穩又高效
公司工會以實施“鑄鼎工程”爲抓手,完善“1331”班組安全自主管理法,從班組理念提煉到班組故事徵集,從班組長選聘到考覈激勵,讓“安全”二字融入班組血脈。每年召開的班組建設推進會暨優秀班組長表彰會,把“班組論壇”變成“安全課堂”,把“崗位練兵”變成“比武賽場”。這些帶着班組特色的管理經驗,通過“班組長節”等載體在全礦推廣,實現隊伍素質與管理能力“雙提升”。
同時,持續發揮羣監員、青安崗員“前沿哨兵”作用,常態化開展“羣監員上崗查隱患”“青安崗員集中查崗”“地面安全大檢查”等活動,排查各類不安全問題82條,並進行整改銷號,有效激發和調動了青年職工參與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暖心服務到人才培育,從創新驅動到安全守護,邵寨煤業公司工會用實幹詮釋“職工之家”的內涵。這座先後榮獲“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狀”“甘肅省綠色礦山示範單位”的礦井,真正讓每個職工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共同書寫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甘肅工人報全媒體記者楊晶晶)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