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腔衛教到心靈療愈 靈鷲山跨境打造完整關懷鏈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與緬甸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社區夥伴」的醫護人員與志工,前往泰緬邊境服務。(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持續推動跨國健康照護,日前攜手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社區夥伴」(Community Partners International,CPI),於泰緬邊境美索(Mae Sot)兒少發展中心,爲緬甸移工子女展開爲期8天的服務,提供健康檢查、口腔衛教、牙科治療及心靈療愈課程,共服務2374人次。今年首度納入「情緒與壓力管理」,協助弱勢兒少在困境中釋放壓力、重拾希望。

簡單的律動或舞蹈,非常受到兒少歡迎。(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基金會秉持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慈悲度衆、互濟共生」理念,長年投入醫療與心靈關懷,並將服務拓展至緬甸、尼泊爾等地,去年更深入泰緬邊境關懷移工子女。

今年9月除延續醫療與口腔照護,另針對去年問卷調查顯示最迫切的需求「情緒管理」,特別規畫3天心靈療愈課程,期盼爲流離失所的兒少注入力量與希望,透過「生命歷程圖」引導學生描繪快樂與悲傷時刻,再以小組分享傾訴心聲。

許多孩子談到與家人分離、升學與就業壓力而潸然落淚;在志工陪伴下,藉由蝴蝶冥想、舞蹈與遊戲逐步釋放情緒,現場氛圍從低沉轉爲笑聲洋溢。

「心靈療愈」課程透過引導,學生描繪人生中快樂與悲傷時刻。(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CPI醫療團隊分享,「原以爲課程可能觸及傷口,沒想到孩子們反而覺得非常需要,甚至有自殘傾向的學生,也願意接受一對一輔導,這是此次服務最大的收穫。」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表示,此次行動由基金會組織11名成員,包括家醫科醫師位、牙醫師、護理師、志工及行政人員,結合CPI召募的當地 40位醫療及衛教人員攜手完成,在服務過程中,將全套的經驗傳授給當地志工,並捐贈臺灣中衛公司提供的醫療物資一批及500包氟漆,由學校與當地志工持續照護學童健康、預防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