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將就到講究“一人食”消費升級!太原餐飲市場的“一人食”品種越來越豐富,而且更強調品質

所謂“一人食”,即一人就餐、飲食。與過去“泡麪+火腿腸+雞蛋”套餐、“麪皮/麻辣燙+夾肉餅”等“隨便對付一口”不同,如今太原餐飲市場的“一人食”品種越來越豐富,還更強調品質,不僅有精緻商務餐、單人份酸菜魚、烤鴨,甚至有日式料理、自助烤肉等。無論是堂食還是外賣,都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從吃飽到吃好“一人食”經濟升溫

8月8日12時,在太原市迎澤大街一商務樓從事財務工作的趙靜,打開外賣APP,熟練地點了一份老太原山西菜館“單人份套餐”。30分鐘後,一份精緻的商務餐被送到樓下。“二三十元一份,裡面有山西小花捲過油肉、豆角茄子煲、香米飯,都是小份的,分量剛剛好,不用擔心浪費,也不用糾結找飯搭子,吃完還能休息一會兒。”30歲的趙靜平時工作忙,午餐時常靠點外賣解決。她欣喜地發現,今年以來,不少大的餐飲品牌和酒店紛紛推出了“一人食”套餐,農家小炒肉、魚香肉絲、老太原糖醋丸子、土豆紅燒肉、毛血旺等單人套餐,極大豐富了她的味蕾。

家住青年路的郭鵬因工作忙不能回家給上高中的兒子做午飯,便在湖濱國際大酒店點了一份單人套餐,“孩子學業任務重,腦力消耗大,得吃好點,套餐裡有土豆燉牛肉、紅燒肉、清炒菜心、香滷雞蛋、米飯、果汁,葷素搭配,營養美味。”視頻中看見兒子大快朵頤,郭鵬開心地笑了,兒子之前愛點漢堡、比薩等外賣,現在品種衆多的中式一人餐,讓他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親賢商圈工作的孫儷,選擇在茂業天地吃午餐,一份池奈肥牛咖喱蛋包飯,她十多分鐘吃完後,還有時間去樓上的書店裡看一會兒書;喜歡吃日料的李倩,欣喜地發現中正天街的錦上雲推出了一人定食套餐:壽司、和風野菜沙拉、迷你骨湯拉麪、海鮮茶碗蒸、海鹽冰淇淋等,迫不及待去品嚐……衆多的“一人食”消費者,正在重塑太原的餐飲市場格局。

採訪中,記者發現太原市場的“一人食”餐飲品類豐富,除了常見的快餐、火鍋等,還有炒菜、蒸菜、燒烤、日料等多種花樣。爲了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湖濱國際、幷州飯店、濱河味道、老太原菜館等紛紛推出家常菜小份菜,價格多爲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等。小份菜的月銷量少則一百多份,多則兩三百份,最高達到五六百份。

一些商家除了照顧好消費者的胃,還在氛圍感上下了功夫,有的在佈局上專門設計了“吧檯”,給每位消費者提供獨立空間,保持適當距離感,滿足顧客對私密空間的需求;有的推出抱抱熊玩偶陪伴服務,抱抱熊坐在對面的椅子上,給“一人食”顧客提供情緒價值;有的使用自助點單、買單系統,既節省了人工支出,也減少了交流,讓“一人食”更輕鬆。

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偏愛兒童餐

在太原,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選擇兒童餐作爲“一人食”解決方案。

“你看這兒童套餐多可愛,不僅品類衆多還高顏值,小奶牛慕斯、香烤雞翅、小份蔬菜和水果,主食可選擇牛肉雜糧漢堡或者手工掛麪或者莜麪魚魚,湯有脫皮玉米羹,滑滑膩膩特別好喝。”8月8日中午,在一家培訓機構任教的李婷在茂業天地西貝點了一份兒童套餐,近期,她陪6歲的小侄女在這裡吃飯時,無意中發現兒童餐很適合一個成人吃。

“以前一個人吃飯很發愁,點一道菜太單一,點兩道菜又吃不了,沒想到兒童餐這麼豐盛,一份有七八個種類,有葷有素,還有水果和湯,太適合一個人吃了。”李婷準備多找幾家飯店兒童套餐當午餐。同樣在店裡吃飯的郭女士和5歲的女兒各自點了一份兒童餐。

“點兒童餐不用擔心吃不完,而且看着可愛的擺盤,心情都會愉悅,還有重返童年的感覺。”在金融行業工作的27歲孫豔芳說。西貝太原門店數據顯示,兒童餐在非節假日時段,女性消費者佔比達58%。美團平臺“兒童餐”搜索量中,18-30歲用戶佔43%,有近40%的購買者都是年輕女性顧客。在對此類消費者的隨機採訪中,她們多數認爲,營養均衡是首要選擇,兒童餐食材選用更健康,搭配更科學,分量適中;其次是治癒系擺盤:卡通造型、迷你餐具,能增加顧客的用餐興趣。

肯德基、必勝客的兒童套餐,每隔一段時間還附贈各種IP玩具,吸引了不少年輕女性打卡購買。可愛的大耳狗、能噴霧的小黃人、能掛各種可愛小飾品的洞洞包、能在水裡划船的蛋仔……“真是喜歡得不行,品嚐美食同時還能收集各種小玩偶,好治癒啊。”已經工作4年的孟女士,說起她的小玩偶難掩興奮之情。

一些餐飲從業者開始重新思考產品定位:“兒童餐不應該只針對兒童,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爲此,他們進行了新的嘗試。”採訪中,太原一家全國連鎖品牌產品經理表示,未來,針對年輕女性的“輕齡化”餐飲可能會成爲新的細分市場。

“一人食”經濟吸引企業搶灘佈局

“一人食”經濟的火熱,不僅吸引了衆多品牌飯店的目光,多家企業紛紛搶灘佈局。

一份黃魚鯗預製菜,消費者只需在熱鍋裡蒸10分鐘,就能吃上美味的魚肉;一份椰子雞預製菜,只需按說明步驟簡單進行操作,10分鐘左右就能吃到海南美味;一份培根披薩預製菜,放進空氣炸鍋或烤箱,幾分鐘後,就能吃到香氣四溢的披薩;一份小包裝的紅燒肉預製菜,放入微波爐加熱幾分鐘,就能品嚐到色澤紅亮、口感軟糯的紅燒肉……這些預製菜被列入衆多“一人食”愛好者日常購物清單。

“太方便了,小份預製菜,解決了我一個人吃飯的大問題。比如今天的午飯就是一份番茄莜麪魚魚,莜麪魚魚和西紅柿醬都是西貝預製的,只需加熱就行,和在飯店裡吃的味道一樣。”“一人食”愛好者劉麗麗認爲,對於忙碌的上班族和不擅長烹飪的人來說,預製菜只需簡單加熱或烹飪,就能在短時間內享受到一頓豐盛的飯菜,爲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美味的用餐解決方案。

預製菜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根據相關數據,2023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達5912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萬億元。在“一人食”經濟的推動下,預製菜的增長趨勢尤爲明顯,越來越多的預製菜企業推出“一人食”小份裝產品。2025年,中國“一人食”餐飲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000億元,其中火鍋、快餐、日料是主要增長品類。太原市場最新數據顯示,太原“一人食”外賣訂單增長47%,小份菜、單人火鍋套餐最受歡迎。消費羣體畫像年齡分佈中,26-40歲人羣佔比59.5%,其中Z世代貢獻75%的訂單。女性消費者佔58%,更偏好健康、精緻的小份餐。

“一人食”經濟的蓬勃興起,正悄然重塑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孤獨經濟”到“品質獨處”,從便捷果腹到情感滿足,預製菜與小份餐的流行,既是快節奏生活的現實選擇,也折射出消費升級背景下個體對生活儀式感的追求。它不僅是餐飲行業的變革,更是一場關於生活方式的革新。它讓忙碌的都市人不再將就,而是以更高效、更精緻的方式享受獨處時光。然而,市場的火熱也伴隨着挑戰——如何確保品質、優化體驗、滿足消費者對健康與美味的雙重期待,將成爲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未來,“一人食”或許不再只是簡單的“一人份”,而是承載更多個性化、情感化需求的餐飲新生態。當“好好吃飯”成爲現代人的生活哲學,“一人食”的進化之路,纔剛剛開始。

來源:山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