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醜拖鞋”賣到145美元,看1688如何借AI重構B2B電商
1688餘涌
AI對於電商行業究竟有什麼用?這是阿里巴巴在提出AI電商之後就一直在思考探索的問題。而在阿里巴巴旗下源頭廠貨平臺1688的業務語境裡,這個問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AI對於TO B的電商生意有什麼用?以及,對哪些人更有幫助?
2025年7月30日,浙江省“平臺+產業”AI對接會在杭州舉行。在這個會上,上述問題算是得到了當下的答案。阿里巴巴1688發佈全新AI戰略,推出“1688AI版”App,上線免費企業查詢工具“88查”,並對現有“阿里巴巴1688”App進行全面AI化升級。新App聚焦創業與拿貨場景,集成AI搜索、AI選品、AI創款、AI圖搜、AI查企等五大核心功能,覆蓋從商機發現、智能推薦與組貨、產品設計和創新等生意全鏈路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一系列動作,標誌着中國B2B電商正式邁入“AI to B”深度落地階段——AI不再是輔助工具,而是成爲中小商家生意的“新搭子”。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商家”四個字。在今天,AI 已經從過去的工具屬性開始深入模仿學習人類的思考方式,因此善用AI的中小商家,相當於就多僱傭了自己的數字員工。在此基礎上,真正提高自己的產能和效率。
一雙“醜拖鞋”,如何做到92%毛利
AI 是如何幫助中小商家的,最好是看看商家怎麼說。“我設計的拖鞋在海外賣到145美元一雙,B2B批發毛利率高達92%。”會上,泉州蒂萬坦斯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劉世奇的分享引發全場關注。這款被戲稱爲“醜拖鞋”的產品,其成功背後正是AI對電商生意鏈路的徹底重構。
做拖鞋首先是要選好品。傳統選品依賴人工市場調研,週期長、成本高。劉世奇團隊通過1688AI版的“AI選品”功能,實時抓取全球電商平臺的爆品數據、社交媒體趨勢及關鍵詞熱度,自動生成上百款設計草案。例如,AI捕捉到2023年潘通年度流行色“非凡洋紅”在歐美市場的搜索量激增,團隊立即將該色融入拖鞋設計,成功打造差異化爆款。
而在設計環節,過去開發一款新品需1-1.5個月,如今藉助AI的“文生圖”能力,團隊每天可產出200+設計圖。AI不僅生成外觀,還模擬3D渲染效果,直接對接1688上的源頭工廠打樣,將設計到成品的週期壓縮至72小時。劉世奇透露:“AI甚至能預測不同國家消費者的偏好,比如非洲市場更青睞熒光綠,我們據此調整配色方案。”
作爲跨境商家,海外市場的營銷很關鍵,但是讓一個小商家去中重投入的做本地化營銷,並不現實。劉世奇展示了一段AI製作的西班牙語短視頻,AI生成的營銷素材(如短視頻、模特圖)替代了傳統拍攝團隊。通過數字人技術將產品賣點本地化,3天內帶來16國經銷商詢盤。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視頻中的數字人其原型並不會說西班牙語,但是AI時代,這都不是問題。此外,AI客服可24小時響應全球買家,自動識別高意向客戶並推送定製方案,訂單轉化率從9.96%飆升至21.67%。
根據1688的介紹,此次1688面向商家推出的免費“AI數字員工”也迎來全面升級。本次升級後,爲商家提供四位擬人化角色:生意店長、商品專員、客戶專員和推廣專員,構建起一支覆蓋電商運營全鏈路的智能化“虛擬團隊”。
此前,AI數字員工主要聚焦“幫店鋪做事”,承擔商品發佈、信息優化、營銷活動設置等基礎運營工作,提升店鋪運轉效率。此次升級後,AI數字員工的角色從“執行層”走向“決策層”,核心價值由“提效”轉向“賺錢”——通過主動分析市場趨勢、制定經營策略,實現向AI要“人效”。
“All in AI”,是供應鏈權力的轉移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認爲,大模型的應用演進路徑,將延續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規律:先從消費端(To C)興起,再向產業端(To B)滲透。
對於AI 在電商領域的應用,1688CEO餘涌顯然有很多話想說,他在會場對着一個標題講了大約50多分鐘,對於AI 的發展,其中不乏一些大膽的論述。比如他認爲,AI可以視作“一個人”。
針對當下的業務,餘涌指出:“未來五年,1688將轉型爲供應鏈科技公司,AI是這場變革的核心引擎。”這一戰略的底層邏輯,在於解決B2B電商的三大頑疾:
首先是解決需求端的“不確定性”:中小買家的生存焦慮1688平臺數據顯示,73%的買家在下單前會比價3款以上商品,傳統“爆款”邏輯失效。AI通過訂閱制選品,爲買家實時推送個性化商機。例如,義烏商家舒凱利用AI發現突尼斯市場偏愛圓形沙灘巾,3個月內新增百個跨境小B客戶,毛利率提升30%。
其次,對於中小賣家來說, 他們缺少穩定的大訂單,因此供應鏈的靈活性十分重要。但是,中國超100萬家源頭工廠中,60%爲規模以下企業,缺乏柔性生產能力。1688的“AI數字員工”升級爲“決策層”角色:AI店長可自主制定經營策略,分析買家畫像後,自動優化商品主圖、定價及營銷活動。蘇州某五金商家使用AI後,月GMV增長150%,新客佔比超20%。
而在營銷方面,AI的崛起,也在重構遊戲規則。過去,傳統B2B平臺依賴流量廣告變現,而1688AI版完全剔除廣告位,以“確定性交付”爲核心。例如,商家輸入“下月目標GMV 50萬”,AI即生成採購計劃、推薦匹配工廠,並監控ROI——若廣告投入低於預設值,系統自動暫停投放。這一模式下,平臺收入將轉向供應鏈金融服務(如訂單融資)和深度增值(如AI質檢)。
在會議上,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局長謝小云在總結髮言中強調:“AI不是巨頭的特權,而是中小企業的‘超能力’。”這也回答了本文開頭的問題,AI 在TO B電商的領域,恰恰是中小企業的福音。
1688對AI的探索始於兩年半前。2024年啓動了70多個AI項目。組織上也在向AI 靠攏。每個管理層手中都有AI項目。並提出,向AI要人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AI技術推動平臺轉化率、復購率等關鍵指標提升20%至30%;預計2025年,這一增幅將達到50%至100%。
此次推出的“88查”,已上線PC端,並接入支付寶、微信小程序,同時深度集成於1688App,支持用戶跨平臺免費使用。該工具支持快速查詢工廠的資質認證、生產實力與核心能力,另外還集成深度研究能力,快速生成行業和企業研究報告,讓“驗廠”從跑斷腿的體力活變成簡單的線上完成,幫助商家高效、可信的做好生意決策。
對於1688自身的發展,1688提出願景,希望3-5年後成爲一家數字供應鏈科技公司。正如劉世奇所言:“AI不是未來,是當下。”當技術穿透產業帶的毛細血管,B2B電商的終局或將不再是平臺之爭,而是“AI+產業”生態的共生——顯然,1688已經夠對於此深信不疑,並ALL in其中。(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 , 作者 | 房煜,編輯 | 陶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