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醜拖鞋賣145美元 中企AI+做出爆款 海外熱銷

劉世奇藉助AI分析,做出爆款醜拖鞋。(取材自第一財經)

泉州市一家貿易公司以一款AI設計的「醜拖鞋」,在海外C端市場賣出一雙145美元的高價,這款產品在公司B2B批發端的利潤有50美金,毛利率高達92%,第一財經報導,在拖鞋這個看似低附加值的紅海賽道,第一批靠AI賺錢的電商賣家出現了。

泉州蒂萬坦斯貿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世奇外號「醜拖鞋小哥」;2021年劉世奇大學剛剛畢業,帶着一隻貓在中國拖鞋之都泉州開始創業,第一年業績500萬;第二年他根據北美市場的買家人羣、偏好和採購習慣選品、開發新品,收入翻到千萬,但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誇張的時候甚至要連着兩天做通宵。

AI在這一年成爲熱門話題,帶着一羣應屆生,劉世奇開始思考把部分工作交給AI,賣出145美元的「醜拖鞋」由此而來;劉世奇藉助AI分析「過氣」熱銷品的評論數據、賣點、痛點結合潮流趨勢研究等,做出自己的爆款。

據報導,「醜拖鞋」利潤達到50美金,2023年公司營收也衝到2000萬,2024年,攀升至4000萬元;他說,企業業績每年都保持100%的增長速率。從那以後,劉世奇相信自己的「商機」得到印證,結合潮流趨勢、龍頭品牌做針對賣點、痛點差異化選品,再借助AI大幅降低過程的成本。

這是一趟全流程的AI選品體系;報導指出,「我每天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打開最終的AI生成表格,勾選產品發去工廠打包生產,產品從無到有甚至成品的產出,都不會花費超一週的時間。」劉世奇說,現在他的公司開品AI來,客戶談判、報價AI來,甚至倉庫管理員也在用AI。

透過AI,他的店鋪運營業務員一個月內把訂單轉化率從9.96%拉到21.67%;客戶談判也是AI全程進行,客戶對樣品感興趣,AI會立刻詢問需要訂購多少,立刻報價並計算運費,客戶等AI計算運費的幾分鐘裡,他們還會讓AI聊聊樣本背後的需求,如果需要定製,要報上定製的最低訂單量,「這樣就超越市場上80%的業務員。」

報導指出,許多電商平臺正在電商流程的AI化中尋找機會,AI能否爲平臺帶來增長,成爲電商平臺競逐AI下半場的關鍵要素之一;據悉,1688在2024年啓動70多個AI項目,而截至7月底,阿里國際的AI服務平均日調用量目前已突破10億次。

從行業視角來看,無論是電商平臺AI戰略的推進,還是瞄準廣告營銷、圖文生成的美圖等垂類工具,以及行業大賣的AI 產品都在加速擴張市場,電商市場被期待着長出更多「AI+」的新玩家和新模式。

劉世奇外號「醜拖鞋小哥」。(取材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