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沙特熱,2025年還要火爆?
“這兩天在沙特首都舉行的建築建材展太火了,展館都不夠用,只能臨時擴建一萬平方米的帳篷館。但還是不夠,所以就變成兩屆,一期舉辦完隔幾天再辦第二期。這是歷史上第一次。”
2月18日,中東國際展覽集團副總裁肖鋒向第一財經分享的這一場面,將中企赴沙特參展的火熱程度展露無遺。就在當天,總部位於迪拜的中東國際展覽集團來到上海舉行了一場啓動儀式,宣佈將在2025年底分別於沙特、阿聯酋、摩洛哥和肯尼亞舉行“新能源車輛及低空產業博覽會”——一年內在四個國家啓動同一個品牌展會的陣勢,於他們而言也並不多見。
在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風險加劇之下,中國外貿企業的開拓重心逐漸從歐美傳統市場向中東、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延伸。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成爲中國外貿增強韌性的關鍵。這兩年掀起的中企“出海”中東熱潮,今年還將繼續。
參展企業翻倍
根據肖鋒提供的數據,2024年集團組織的赴沙特參展的中企數量總計800多家,隨着展會的增多和擴期,2025年赴沙特參展的中企將突破1500家,翻一倍。
爲了保證質量,不少展會對於各個國家的參展面積比例設定了限制。比如中國企業的參展總面積不能超過總數的15%。肖鋒說,這說明,不光是中企去沙特參展的熱情高漲,其他國家比如土耳其、德國、意大利和印度對沙特的關注度也在明顯提高。
“增長速度有點不太正常,畢竟市場需求就那麼大。”一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以建材類展會爲例,原來沙特一年舉辦一場,現在是五六場,激增5倍,而且每場的規模都在逐年擴大。由於“一位難求”,沙特展會的展位費逐年兩位數增長。
前述的沙特建材建築展,指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國際建材五大行業展覽會(下稱“沙特五大行業展”)。2月18日辦完第一期後,該展會將首次效仿廣交會的模式,休整數天後於24日舉辦第二期。
參加了沙特五大行業展第一期的浙江外貿人俞新華已連續三年來到現場。他表示,此次收穫的意向訂單金額超過2000萬元。他們不僅“全員出動”,而且提前發往沙特的產品有1000多件,基本上囊括了公司所有的產品種類。在沙特的這場展會後,他們下半年還將帶着產品赴迪拜參展。
除了異常火爆的沙特市場,阿聯酋、肯尼亞等中東及非洲地區同樣熱度不低。這讓中東國際展覽集團2024年的業務量終於恢復到了疫情前。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對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實現增長,新興市場的增速尤爲顯著。其中,對沙特阿拉伯增長18.2%,對阿聯酋增長19.2%,對巴西增長23.3%,對東盟增長13.4%,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整體增長9.6%。
“新三樣”擔當主角
今年將在中東非洲四地同步舉辦的博覽會聚焦中國外貿“新三樣”——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還有低空經濟,體現出中國出口結構的轉型。
羅蘭貝格近期發佈的《預見2025:中國行業趨勢報告》顯示,中國的出口模式正在圍繞目的地、產品和貿易模式三個維度進行轉型。在目的地轉型上,中國更多轉向了全球南方市場和歐洲市場。就產品而言,中國逐漸從“老三樣”轉型到下一代“新三樣”。越來越多中國設計與製造的高價值、高科技產品得到全球認可,推動中國向價值鏈的上游轉移。在模式轉型上,中國需要尋找新的全球化模式。
“這麼大規模去中東和非洲參展還是第一次。”江蘇省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徐士剛告訴第一財經,他們將組織數十家企業以聯展的形式參加今年發起的“新能源車輛及低空產業博覽會”,通過企業聯展,將“蘇車”作爲品牌推動出口。與此同時,他們還計劃與當地合作推動相關認證和售後服務等行業標準建立,以參與規則的制定。在此基礎上,再逐步深化出更多涉及投資的合作項目。
2024年江蘇省汽車出口41.38萬輛,擁有連雲港港和太倉港兩大汽車出口主要港口,汽車生產和供應鏈優勢較強。不過,徐士剛提出,江蘇自主品牌少,整體品牌力不夠,主要作爲生產基地,而非總部所在地。因此江蘇省汽車出口僅佔長三角地區280萬臺汽車出口的15%左右。
在他看來,隨着中國汽車在中東、非洲等地區的美譽度提升和國際形勢好轉,長三角和江蘇汽車出口有望實現20%以上的增長。數量增長之外,中國車企也將通過品牌升級、海外本地化,建立全國或區域出口檢測認證平臺,鞏固全球市場地位。
陝西省無人機技術服務協會會長易鷹表示,中國在無人機技術領域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低空飛行器在航拍、物流、測繪、巡檢、應急救援以及農林植保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而中東及非洲地區的地理環境和市場需求爲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獨特機遇。通過出海蔘展,有望推動中國無人機企業在中東及非洲市場的佈局。
摩洛哥王國駐華副使拉杜安·沙歐琪(Mr. Radouane CHAOUKI)在上述啓動儀式上重點介紹了當地汽車工業的基礎與前景。摩洛哥已成爲非洲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之一,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優越的地理位置。當地政府正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併爲此提供了多項政策支持,期待與中企在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肯尼亞共和國駐華大使威利·貝特(H.E. Willy Kipkorir Bett)稱,肯尼亞經濟形勢穩定,擁有高質量的勞動力及豐富的礦產資源,是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肯尼亞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電動汽車和低空飛行器領域。
不過,徐士剛也表示,目前,“出海”中東和非洲仍然是探索性的,需要根據當地市場的實際情況再逐步擴大參展和投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