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土到全球:深信服如何成爲 2025 年國內高科技企業出海典範?

當 “中國智造” 的浪潮涌向全球,科技企業的出海不再是簡單的市場擴張,而是技術、生態與本地化能力的全面比拼。在這一進程中,深信服以 20 年的技術沉澱與全球化視野,從本土網絡安全與雲計算龍頭,成長爲覆蓋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 10 萬全球用戶的 “出海典範”。它的故事,或許能爲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全球化之路提供關鍵註解。

一、全球化佈局:從香港到全球的“深耕之路”

深信服的全球化,始於 2008 年香港辦事處的設立 —— 這並非盲目擴張,而是以 “貼近用戶” 爲核心的戰略落地。經過 17 年沉澱,其全球化佈局已形成三大鮮明特徵:

地理覆蓋與本地化服務網絡:截至 2025 年,深信服在新加坡、迪拜、米蘭、硅谷等地設立研發與服務中心,業務覆蓋東南亞、中東、歐洲、北美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遍佈全國(及海外重點區域)的 PoP 節點,企業可就近接入雲端威脅情報與安全服務,解決傳統分支節點安全薄弱的痛點。

多行業滲透的“客戶網絡”:其全球化客戶清單堪稱 “硬核”:國內 90% 以上的政府部委、80% 的全球 500 強中資企業、90% 以上的銀行與保險機構,以及醫療百強機構中的 90% 均爲其客戶;海外市場中,從東南亞政府機構到中東金融企業,從歐洲製造集團到北美教育機構,深信服的產品已深度融入全球多行業數字化轉型。

“同架構混合雲”的彈性支撐:針對跨國企業的跨區域協同需求,深信服推出 “同架構混合雲” 方案,通過全局鏡像、跨數據中心網絡、雲間納管與統一策略,實現雲上雲下資源貫通,滿足從核心數據中心到邊緣節點的統一治理與彈性供給。例如,某中資跨國製造企業通過其方案,將分佈在 5 個國家的 12 個分支節點納入統一管理,運維效率提升 60%。

二、技術與人才:雙輪驅動的“全球化底色”

技術是深信服出海的 “根”,而人才則是 “源”。二者的協同,讓其在全球市場中始終保持技術領先性。

持續高投入的研發基因:深信服每年將營收的超 20% 投入研發(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僅 2024 年研發投入即超 30 億元。這種 “all in” 式投入,支撐了其在網絡安全、雲計算、AI 等領域的持續突破 —— 從安全 GPT 的首批備案,到 AI+SASE 架構的落地,從超融合技術的雙棧(X86/ARM)適配,到雲容災服務的 “便捷、靈活、安全、可靠” 特性,均源於此。

全球研發網絡的“智慧融合”:在北京、香港、新加坡、迪拜、米蘭、硅谷的研發中心裡,深信服匯聚了來自全球的技術人才。例如,新加坡團隊聚焦東南亞市場的本地化安全需求,迪拜團隊針對中東金融行業設計合規方案,硅谷團隊則深耕 AI 與雲原生技術。這種 “全球智慧 + 本地需求” 的碰撞,讓其產品既具備國際先進性,又能貼合不同地區的法規與場景。

核心技術的“全球化適配”:以超融合產品爲例,其由計算虛擬化(aSV)、存儲虛擬化(aSAN)、網絡虛擬化(aNET)、安全虛擬化(aSEC)等模塊組成,原生適配 X86 與 ARM 架構,可爲不同國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 “軟件定義基礎設施”。而在網絡安全領域,其下一代防火牆通過 Gartner 魔力象限 8 年連續入圍、CyberRatings AAA 最高評級,證明了技術標準的全球普適性。

三、創新引領:定義全球技術標準的“中國方案”

深信服的全球化,不是跟隨者的 “複製粘貼”,而是以創新重新定義行業規則,讓 “中國標準” 成爲 “全球標準”。

“品類開創”“技術標杆”:早在 2000 年成立初期,深信服便以 “全網行爲管理” 產品定義了一個全新品類;2011 年,國內率先發佈下一代防火牆;2015 年起,連續 8 年入圍 Gartner 防火牆魔力象限並跨入 “遠見者” 象限;2021 年起,連續 3 次入選 Gartner “客戶之聲”。更值得關注的是其 “全球首創”:全球首款 IPSec/SSL 二合一 VPN、全球率先將網絡虛擬化融入超融合架構、國內首臺雲安全資源池…… 這些創新,讓深信服在多個領域成爲 “規則制定者”。

AI時代的“安全新範式”:面對 AI 時代的新型威脅(如銀狐遠控、變形釣魚郵件),深信服推出 “AI+SASE” 架構,依託遍佈全國的 PoP 節點,就近調用雲端百億威脅情報與安全 GPT 能力,實現對銀狐、釣魚、惡意外聯等威脅的實時防禦,入侵攻擊檢出率達 99.7%。某建築集團實測數據顯示,其方案月均攔截惡意外聯 69 萬次,其中木馬遠控近 50 萬次;西北某理工大學月均攔截 162.8 萬次 —— 這些實戰效果,讓其成爲全球企業應對 AI 威脅的 “首選方案”。

國際權威的“雙重認證”:技術實力的最好證明,是全球認可。除 Gartner、Frost&Sullivan 等機構的持續推薦外,深信服還獲得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等國家級榮譽,並參與近 20 部國家與行業標準制定。其超融合產品被延長石油、齊魯銀行、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等國內外客戶採用,零信任方案(aTrust)、安全託管服務(MSS)更以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成爲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 “基石”。

四、生態與用戶:雙向奔赴的“全球化閉環”

全球化的終極目標,是構建 “用戶 - 企業 - 生態” 的良性循環。深信服通過生態共建與用戶認可,完成了這一閉環。

• 跨域生態的 “朋友圈”:深信服已與全球超 3000 款主流軟硬件完成兼容測試,與近萬家合作伙伴(包括運營商、ISV、集成商)建立合作,覆蓋技術研發、產品適配、服務交付全鏈條。在醫療行業,其與 100 + 國產 CPU、OS、數據庫等廠商完成信創適配,參與《新一代醫院數據中心建設指導》等標準編寫;在教育領域,與多所 “雙一流” 高校共建實驗室,推動數字化人才培養。這種生態能力,讓其能爲全球用戶提供 “一站式” 解決方案。

• 海外用戶的 “真實口碑”:從增速看,深信服海外業務連續 5 年保持 30% 以上增長,海外客戶數量超 2 萬家;從案例看,東南亞某政府機構通過其雲容災服務,解決了自建容災 “建設難、成本高、效果差” 的痛點;中東某銀行採用其超融合方案,將數據中心運維成本降低 40%;歐洲某製造企業通過其零信任方案,實現了跨區域分支的安全互聯。這些案例,讓深信服在海外市場的 “客戶之聲” 愈發響亮。

• 國家層面的 “出海樣本”:深信服的全球化路徑,已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納入 “中國高科技企業出海案例集(中英雙語版)”。其經驗被總結爲:“以技術創新爲核心,以本地化服務爲支撐,以生態共建爲延伸”—— 這正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關鍵邏輯。

五、總結

從深圳的一間辦公室,到覆蓋 30 多國的全球化企業;從 “解決本土問題” 到 “定義全球標準”,深信服的 25 年,是中國高科技企業 “硬實力出海” 的縮影。它證明: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簡單的市場擴張,而是技術、人才、生態與本地化能力的深度融合。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沿着這條路徑前行,“中國智造” 的全球故事,必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