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未談及臺灣 學者分析:避免臺灣問題「核心化」
30日上午舉行的「川習會」出乎外界意料未提及臺灣問題,學者分析,這可能是川普避免將臺灣問題「核心化」的操作。圖/歐新社
睽違六年,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四(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雙邊會談。出乎外界意料,川普會後表示,會中沒有提到臺灣問題。受訪學者分析,這可能是川普避免將臺灣問題「核心化」的操作,但他明年4月訪問北京時恐怕很難迴避。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川習會談進行約1小時40分鐘,川普在會談結束後隨即搭乘乘空軍一號返美。他在機上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雙方有談到俄烏議題,美中將合作,試圖解決這場戰爭。
媒體也問及會談中是否有談到臺灣議題,川普則說,「沒有提到臺灣,也沒有被討論。」
川普前一天結束訪日行程,乘機從日本飛往南韓途中接受隨行媒體訪問時,曾說不確定是否會與習近平談到臺灣議題,「我不知道我們是否會談到臺灣,我不確定。他(習近平)可能想問一下。但也沒什麼好問的。臺灣就是臺灣。」
大陸官媒新華社在川習會後發佈的新聞稿中,同樣沒有提到關於臺灣問題的內容。
對此,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推斷,這反映了川普不願意將臺灣問題「核心化」的策略性操作。
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李大中則指出,川普已證實明年4月訪問北京,屆時恐怕很難迴避對臺灣問題做出表述。 「這次王對王不提...。假設(川普)是明年4月去北京,會不會提呢?我覺得很難(不提)。」他認爲,美國一定需要重申一些既有立場,而對臺灣課題一定還是會非常謹慎、小心。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日前在座談會中則表示,中共「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範圍是2026至2030年,這對於中國式現代化、對兩岸關係推進都是關鍵性時刻,很難想像大陸不會在反獨、促統、促融上有所推進,提出一些操之在己、具體的方法。
因此張五嶽研判,北京對臺政策或不再停留於口頭宣示與寄望在單邊作爲,將來會利用國際場域推進,甚至嘗試落實到臺灣內部,臺灣需要思考因應。
張五嶽表示,川普明年訪問大陸前,美臺關係成爲美中關係的引爆點機率不高,因此從現在到明年大陸通過十五五規畫之間,將是兩岸推動民間交流、社會交流的機遇期,是否願意運用取決於兩岸執政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