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後情勢…國安局:美中矛盾難解 印太友盟強化防衛意識

川習會落幕,國安局評估,美中雙方的根本矛盾不易解決,研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美聯社)

川習會上週在韓國登場,國安局評估,美中雙方的根本矛盾不易解決,研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不過川普亞洲行顯示,民主供應鏈已經逐漸成形,強化印太友盟的集體防衛意識。陸委會則研判,「川習會」雙方各取所需,中共對臺將持續推動「促融」、「促統」、「反獨」、「反干涉」作爲,加大2026介選的力度。

川習會上週在韓國登場,一個多小時會談中並未談及臺灣問題,不過外交部、國安局及陸委會等部會,明天仍將赴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針對川普亞洲行及川習會後影響提出報告。

根據國安局報告,國安局評估,美中雙方的根本矛盾不易解決,雙方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爲,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研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國安局分析,川普亞洲行顯示,民主供應鏈已逐漸成形。國安局指出,川普此行一方面增加抗衡中共經濟脅迫籌碼,另一方面確保民主友盟經濟韌性與安全。

國安局認爲,美國與區域國家關鍵產業合作,有助我國結合AI智慧施政方向,運用半導體先驅產業優勢及經驗,推進與理念相近國家建構可信任之夥伴關係,共建「民主供應鏈」及「新興科技生態系」。

國安局並指出,美國強調與盟友共同「以實力確保和平」,並以美日安保爲軸心,擴展與南韓、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印太盟友多邊安全協作,使得「美日安保+N」網絡加速構建。國安局強調,美國印太友盟強化防衛意識,展現集體防禦能量,將有助共同遏制中共破壞區域現狀與印太穩定。

另一方面,陸委會也指出,當前中國大陸內部經濟情勢不佳,以及「十五五」規劃即將展開,美方亦將面對明年期中選舉壓力,雙方均有避免敵意螺旋上升,暫時穩定美中關係之需要。因此「川習會」雙方各取所需,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不變。

陸委會認爲,「川習會」後中共對臺將持續推動「促融」、「促統」、「反獨」、「反干涉」作爲。由川普上任後中共相關作爲觀察,中共意圖利用各種政策工具及談判籌碼,形塑有利陸方的外部條件,並加大對我2026年地方選舉介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