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團結月】「守護之盾」特展登場 強化防衛意識

「守護之盾—防空避難體驗特展」昨日開幕,卓揆參觀現場攤位,瞭解緊急避難包的內容。(內政部提供)

爲配合「2025城鎮韌性演習」及7月「國家團結月」系列活動,內政部警政署昨日起於臺北捷運西門站規劃「守護之盾—防空避難體驗特展」,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開幕儀式,期盼藉由該特展,讓國人瞭解在面對天災地變及重大沖突時,如何受到國家保護及學習個人應變作法,也請全民共同參與,落實「有準備,更安全」的意識。(行政院提供)

配合「2025城鎮韌性演習」及「國家團結月」,內政部警政署舉辦「守護之盾—防空避難體驗特展」即日起至30日止,於臺北捷運西門站大廳層開展;期透過展覽提升民衆對防空避難設施與應變作法的認識,讓防災意識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強化自我防護意識。

卓揆:國家需更團結 防災要有準備

「守護之盾—防空避難體驗特展」昨日開幕,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長劉世芳、警政署長張榮興、臺北市警察局長李西河等人均親臨現場剪綵,現場並展示相關緊急避難包內容。特展以「防空避難指引」、「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分區規劃」及「避難物資整備」3大主題爲核心,宣導民衆如何查詢周遭防空疏散避難設施,並具體呈現平時準備與緊急應變的各項措施。除靜態展示外,也規劃互動體驗及有獎徵答活動,提升民衆參與感與學習成效,強化全民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意識。

卓揆表示,國際情勢變化無常,烏俄戰爭與以伊戰爭均尚未結束,現今戰爭型態已超出傳統理解;臺灣身處地緣政治的第一防線,又身處在民主跟極權、民主與共產對峙的第一線,在此局勢下,國家需要更團結,以防範可能的危害。

卓揆提到,面對共機擾臺與地緣風險,國人應清楚意識如何應變、何處避難。防空演練是國家韌性戰略的一環,「國人不能是旁觀者,也不能是政府單方面行動,必須全民一同參與。」此外,行政院已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安全及國土韌性特別條例》,編列新臺幣4100億預算,其中1500億元將用於國土安全與社會韌性建設,盼立法院儘速審議通過。

劉世芳指出,防空避難整備除了透過演習強化熟悉度外,更應該要提升全民面對極端情況時,展現集體韌性快速應變的能力;唯有透過平時備妥避難物資、熟悉避難程序,才能在危急時刻迅速應變、自助互助,攜手守護社區及家園安全。

劉世芳邀請國人攜手完成「3個一起」,包括「一起下載防災避難App」,也就是警政服務App及消防防災e點通App;「一起準備緊急避難包」,備妥避難物資做好準備;「一起遵循防空避難指引」,熟悉避難程序、迅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