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亞洲行「貿易和平都想搞定」 BBC揭北京仍是最大關鍵

▲川普展開爲期一週的亞洲訪問行程。(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爲期一週的亞洲訪問,首站抵達馬來西亞出席東協峰會,緊接着訪問日本,最後在南韓APEC場邊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BBC分析,川普這趟亞洲行的重點包括貿易與和平,但最重要的任務仍是與北京簽署貿易協議。

中國「仍是最大關鍵」

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不僅是2019年以來首次面對面,也可能決定他第2任期剩下時間裡的美中關係方向。

川普先前已坦承,對北京苛課關稅並非長久之計,儘管他沒有明確說出來,但與美國最大貿易伙伴不斷升級的經濟戰爭,將對雙方乃至全球造成毀滅性後果。因此,他的首要任務將是說服習近平恢復採購美國農產品、放寬稀土出口限制、讓美國企業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並且避免爆發全面貿易戰。

▼川普與習近平將舉行2019年以來首次會晤。(圖/路透)

但在10月30日的會面中,習近平似乎希望展現更強硬的談判姿態,因此一直利用稀土壟斷地位作爲籌碼,寧可忍受關稅也要痛擊美國的弱點。

儘管如此,習近平仍需在國內外經濟挑戰之中取得平衡,而華府深知北京目前面臨的問題,包括青年失業率高漲、房地產危機、地方政府債臺高築、民衆消費意願低落。

分析人士認爲,中國可能提出條件,若川普同意出口先進AI晶片,或者減少對臺軍援,才願意簽署貿易協議。但美中元首的行事作風大相逕庭,川普經常願意豪賭一把,而習近平參與的是一場更長遠的賽局,「因此問題可能在於,川普能夠等下去嗎?」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衝擊全球經濟。(圖/路透)

東南亞「和平貿易都要搞定」

川普訪問馬來西亞似乎只對一件事情感興趣,那就是參與一場專爲他安排的儀式,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某種和平協議。雖然2國爭端尚未完全解決,但已在邊境非軍事化方面取得進展。今年7月雙邊仍在互相轟炸時,川普威脅終止關稅談判,迫使泰柬立即停火。

以製造業爲重心、出口導向經濟的東南亞各國,均因川普關稅備受衝擊,他們希望藉此機會與美國關係正常化,並且正式「白紙黑字」簽署貿易協議。自從川普上次於2017年出席東協峰會以來,東南亞對美出口已經增長1倍。

此外,2021年緬甸政變引發內戰以來,這也一直都是東協峰會的重要議題,但川普目前似乎尚未注意到這場衝突。

▼日韓汽車製造商都把美國視爲關鍵市場,關稅問題更顯重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韓「貿易協議更迫切」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是否能與川普建立穩定關係,將成爲領導初期的重大考驗。她已承諾提高日本防衛預算,並被外界期待敲定貿易協議,讓日本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5%。作爲回報,日本承諾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強化藥品和半導體供應鏈,但是否如川普宣稱增購稻米在內的美國農產品,卻讓日本農民備感不安。

南韓總統李在明的最迫切問題同樣也是貿易,將關稅稅率從25%降至15%的談判陷入停滯,癥結點在於川普要求首爾預先在美投資3500億美元,但這筆投資約佔南韓經濟總量的1/5,首爾擔心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儘管如此,南韓官員近日表示談判已出現實質進展,希望在兩國元首29日會晤結束前簽署協議。

此外,川普8月在白宮會晤李在明時,曾表示希望再次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見面。一些分析人士認爲,金正恩同樣希望與川普會晤,使其核武計劃合法化,但目前尚無跡象顯示雙方正在籌備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