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還是休戰?川普啓程亞洲行「川習會」成焦點 成果充滿變數

▲24日,美國總統川普準備啓程前往亞洲。(圖/路透)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24日展開上任以來最具風險的亞洲外交行程,此次聚焦預計30日在南韓釜山舉行的「川習會」。雙方有望化解新一輪美中貿易戰,但結果仍充滿變數,甚至連會晤能否如期登場都未獲北京確認。川普此行被視爲孤注一擲,若談判破裂,不僅可能引發貿易戰升級,更將波及全球市場與供應鏈,暴露美國依賴中國關鍵礦產。

根據《POLITICO》報導,白宮雖宣佈川習會日期,但中國方面至今未正式迴應。川普陣營樂觀預期他返美時將宣佈簽署強化亞太關係的新協議,展現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與安全主導力。不過,外界普遍認爲此行變數多、風險高。

川普前白宮首席顧問巴農(Steve Bannon)直言,「這是美國總統參加過最具風險的外交之行之一」,他形容美中對峙是「擲鐵骰的時刻」,關鍵性不言可喻。

除了中國,美國在亞洲面臨的挑戰也接踵而來。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正試圖推動由川普主持的柬埔寨、泰國和平儀式,但兩國仍未化解7月爆發的邊界衝突。川普也希望鞏固南韓與日本的投資承諾,儘管南韓仍處於談判階段,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卻警告,若協議被視爲不公平,則日本可能退出。

一名不具名美方官員則強調,外界低估了川普的策略與決心。他表示,川普此行不是爲了「對話而對話」,而是爲了達成重大貿易協議、確保鉅額投資,並推進印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川普對此次會晤寄予厚望,頻頻釋出樂觀訊號,堅稱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真正公平、非常好的貿易協議。據悉,川普目標之一是要求北京撤回近期的稀土出口限制,並推動與亞洲主要經濟體的新貿易架構,以降低區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然而,川普慣於在細節未定前先行宣佈勝利。部分白宮內部人士預期,即便雙方緊張關係僅稍微降溫,他也可能將此行包裝爲「重大突破」,但若缺乏實質讓步,外界恐難買帳。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分析,多數專家預期兩國將以降溫爲主要目標,「你可能會看到川普與習近平站在同一舞臺上說:『我們暫時沒有任何問題。』或許這纔是此行最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