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要的是交易 亞洲國家面臨3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最新《亞太經濟研究報告》中指出,亞洲國家面臨增加美國商品進口量、提高國防支出、對中國課徵關稅等3大挑戰。越南、臺灣、泰國難以提高購買規模以解決貿易順差,或可將能源、化工及食品的採購轉移至美國。
國防部分,日、韓及臺灣進口美國武器的比重高達86%至98%,也都計劃增加國防支出。至於美國是否要求這些國家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由於亞洲龐大的跨境生產體系,貿易關係密切,恐難以徵收。
《華爾街日報》指出,關稅相當於川普向世界傳遞的訊息,即「抵抗是徒勞的,做個交易吧」。川普3日告訴記者:「每個國家都打電話給我們,我們掌握主導權。」美國政府官員表示,採取強硬姿態絕對是錯誤策略,川普在政策的大方向上幾乎不可能讓步,但其他更高稅額仍有談判空間。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4日說,川普現在最在意的是要製造業迴流,將大量進口品擋在美國外,想打造一個MEGA供應鏈,如果說符合USMCA原產地規定,還是能夠持續享有優惠。
邱達生表示,目前各國對美國採取報復性的關稅,因以往的模式是臺灣半成品運送到大陸或其他國家,經過組裝再賣到美國,美國向來是臺灣最終市場,非供應鏈一環,因此對臺影響有限。比較擔心的是,美國再「回敬」這些國家的報復式關稅,再加大或額外課徵關稅,臺灣就會因此受害。
邱達生表示,提高關稅、報復式關稅若惡性循環,對臺灣經濟而言仍是一大沖擊。現在也有聲音,臺灣也要對美商品課徵報復式關稅,但臺灣根本沒有本錢報復,因爲臺灣市場太小;臺灣對於汽車高關稅、對於美豬、美牛的貿易障礙,美國會覺得不公平,但是對於美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