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很快對藥品課關稅」 專家示警恐出現缺藥潮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佈,對臺灣課徵32%對等關稅措施,更表示很快會對半導體與藥品開徵關稅。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佈,對臺灣課徵32%對等關稅措施,更表示很快會對半導體與藥品開徵關稅。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示警,臺灣出口到美國的藥品比例不高,但在全球供應鏈中可能受到間接衝擊,若持續仰賴原廠藥、未及早提升備藥量恐出現缺藥潮,政府也應藉此機會教育民衆使用國產學名藥。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佈對等關稅措施,震撼全球,但鋼鐵、鋁、銅、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列豁免項目,昨又進一步表示,「很快」就會對晶片和藥品課稅。

黃金舜指出,臺灣的藥品有75%仰賴進口,賣到美國的藥品數量很少,增收32%關稅的直接衝擊不大,國內本身藥品製造原料,則來自印度與中國,比較擔憂的是整體關稅提高後,全球包括歐洲、加拿大等製藥產業鏈受影響,當原料價格受衝擊,就可能減少生產量,而臺灣市場本就小,加上健保砍藥價導致利潤降低,一旦藥品製造出問題,臺灣又沒做好備藥就會導致缺藥,畢竟原廠一定優先將藥品賣到價格好的國家。

黃金舜說,臺灣的藥品供給量都算的非常精準,怕備藥量太多容易超過有效期限而報廢,這不是壞事,但如果危及時刻發生這個狀況,就可能衝擊民衆用藥。川普上臺世界秩序大亂,賴清德總統口口聲聲說藥品供應要有韌性,就代表供應不能出問題,整體進口藥品量應增加二至三成,政府也要利用這個機會,多項民衆宣傳使用學名藥、增加國產藥的韌性,否則不少癌藥、抗生素、疫苗等都以原廠居多,碰到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缺藥。

黃金舜指出,根據目前出口資料和臺灣主要製藥廠的生產重點,出口至美國的原料藥大致可歸納爲6大類,包括維生素D衍生物等維生素類與荷爾蒙相關製劑、抗炎性腸道藥等胃腸道藥物與抗炎藥、鎮咳藥等呼吸系統用藥、部分高血壓、降血脂、抗血小板類藥物的原料等少量心血管用藥、皮膚病用藥,以及供應美國市場的高品質學名藥原料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