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重課徵大陸關稅 臺大院長:藥價恐受波及 健保應因應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11)出席臺大醫學人文博物館「通識e學101影片發佈會」。(李念庭攝)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高額關稅措施降至10%,暫緩90天實施,對中國大陸課徵關稅則提高至125%,引發各界關注對全球供應鏈可能造成的影響。針對此波操作,是否對臺灣醫療業造成影響,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11)表示,目前整體影響不大,但臺灣仰賴進口藥品,應注意藥價波動,健保也要做好因應。
吳明賢指出,臺灣是醫療大國,但「不是醫療產業大國」,醫材藥品大部分還是仰賴進口,臺灣出口至國外較少,美國這次的關稅措施,是影響到美國賣給臺灣的產品,我國並沒有對進口提高關稅,應該沒有影響。
針對藥界擔憂,藥品進口原料受關稅波及,可能讓部分國產學名藥,因進口材料價格提高,導致製造成本提高而受到影響,造成缺藥潮。吳明賢認爲,藥品是剛性需求,即使提高價格,也是反映到消費者身上,不會影響藥廠效益。
吳明賢說,臺灣大部分藥品、醫材都還是從國外進口,當然有一些不錯的本土藥廠,也有一些新藥,如臺灣有胰臟癌新藥可以銷到美國、歐盟,這部分若關稅提高,可能會受影響,但屬少數。
至於會不會買不到藥、出現缺藥潮?吳明賢認爲,買不到藥是因爲臺灣將價錢「壓太低」。他表示,國外的藥品若趁機提高售價,我國健保對藥價管控嚴格,假如售價提高,健保卻不願意給付,纔可能受到影響,「還是要觀察一下」。
吳明賢說,「目前這些情況都還沒發生」,美國許多藥廠設於愛爾蘭,當地若受關稅波及,可能牽動整體藥價,但終究是全球性議題。臺灣輸出的藥不多,若擔心從國外進口回來的藥變貴,是全世界都會變貴,健保體系應做出因應措施、靈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