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棒盤算 美債是特急件

自川普宣佈「對等關稅」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應聲暴跌,中美兩大經濟體間的關稅大戰,可能觸發全球經濟衰退的陰霾籠罩全球。以出口爲導向的國家如我國,更是衝擊嚴重,七日股市加權指數單日下跌超過二千點,跌幅達百分之九點七,股民哀鴻遍野。

川普頻頻以關稅大棒進擊全球,連最忠誠的盟友也受到嚴苛打擊。其目的除了希望藉此增加美國政府稅收,彌補財政的不足外,也讓製造業迴流美國。但背後是否尚有其他的思維邏輯,值得進一步推敲。

川普二度上任,承接了總額超過卅六兆美元的國債。據美國國會辦公室估計,今年需支付超過一兆美元的利息,較之二○一七年第一次就任時的十九點九兆美元,沉重的債務負擔必然嚴重拖累川普施政;如再加上川普競選時對選民應允的減稅政策,國家財政缺口將進一步惡化。而美國財政部必須繼續向外舉債以爲因應,形成惡性循環。

依過去歷史經驗,一個國家經年累月的發債終有極限,常演變成對該國貨幣信心的喪失,導致新債的發行出現難以爲繼的困境。最近黃金價格不斷飆漲,似乎正在反映全球對美債無上限印發,後續償債能力的疑慮。

爲維持美元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減輕美國現有債務負擔,施行寬嚴有序的貨幣政策,提升美國製造業的復甦,將是川普實現「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施政策略;沉痾已久的美債問題,更成爲川普政府無可迴避的特急件。

川普甚爲倚重的白宮經濟顧問米蘭撰寫的「重組全球貿易體系使用者指南」,被認爲是此次川普爲解決美債問題的思維藍圖。藉由:

一、大幅調升對美進口關稅引起各國恐慌,進而逼迫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進行談判,美國得以提出爲調降關稅稅率,這些國家應做出的對應代價。包括需在適當時機配合美國調升對美元的匯率,以增加美國對外出口的競爭力,同時達到提升美國製造業之目的。

二、多年來對美國貿易順差所累積的美元外匯儲備,各國必須轉換爲美國發行的長期債券,其發行期間可能長達一百年,所載的利率也非一般市場利率。但這些國家將因此成爲美國保護傘下的被保護國。作爲美國的回報,其中包括出兵協防或取得美國軍售武器。美國將因此解決不斷到期債務的借新還舊問題,也達到降低美債利息支出之目的。

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貝森特也敦促世界勿對新增稅率採取報復手段,同時表示這些國家將得以個別與美國商討關稅。言外之意,被調漲關稅是可以討論的,但需支付相當代價。

此計劃是否可行,已引起國際財經界討論,但由歐盟和其他重要經濟體已直接表達將採取直接報復關稅來看,關稅大戰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以此推知,此次川普的關稅大戲,其後應隱藏着更大目標,後續的發展纔是我們應該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