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5天亞洲行 鞏固日韓9000億投資 與東南亞多國簽貿協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右)10月28日在東京見面。(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30日結束「川習會」後,完成迴歸白宮的首次印太之行,川普五天內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南韓,見證「泰國-柬埔寨和平協議」簽署儀式,並宣佈與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及越南達成六項協議,包含與泰國和大馬意料之外的關鍵礦產協議,也讓日、韓乖乖點頭同意對美鉅額投資,換取美國降低關稅稅率,合計達9000億美元。
川普出訪首站前往馬來西亞,26日出席東南亞國協(ASEAN)峰會前,見證「泰國-柬埔寨和平協議」簽署儀式,並宣佈與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及越南達成六項協議,除了美國與四國的雙邊貿易協議,也包含與泰國和大馬意料之外的關鍵礦產協議。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資料顯示,美國將維持對大馬、泰國和柬埔寨輸美多數產品的19%關稅,並維持對越南輸美的20%關稅,但特定商品的稅率有望降至零。
越南和馬來西亞將爲美國進口的幾乎所有商品提供「優惠准入」,而上述四個國家都將允許符合美國安全與排放標準的汽機車進口,並接受美國食藥局(FDA)的醫療器材與藥品認證及既有上市許可。
泰國則將取消99%美國產品關稅,並核發美國燃料用乙醇進口許可,每年也將向美國採購26億美元農產品、54億美元的能源產品,與80架、共188億美元的美製飛機。
川普結束馬來西亞行程後前往日本,並於28日與新任日相高市早苗簽署兩份協議。日本同意透過政府相關基金,在美國投資多達5500億美元。根據兩國9月初簽署的備忘錄(MOU),若東京未在45天內爲川普批准的投資項目提供資金,美國有權考慮重新提高關稅。
根據MOU,川普將依據由美國商務部長領導的投資委員會建議選定投資項目。該委員會將透過另一個日本參與的小組獲取意見,而投資必須在2029年1月19日,即川普任期結束日前完成。
美國方面表示,只要日本誠實履行協議、提供資金,就不打算提高關稅。但若日本未能資助某項目,美國總統可重新加徵關稅。初步條款規定,投資收益最終依照華盛頓拿九成、日本拿一成的比例分配。
川普出訪最終站爲南韓,在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後,也敲定韓美貿易協議,南韓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包括1500億美元用於造船產業,2000億美元投入類似美日協議架構下的廣泛投資計劃。
市場人士推測,由於設定了年度投資上限與保護條款,一些經濟學家予以肯定,認爲有助於降低財政與匯率風險。但長期而言,這筆3500億美元的鉅額承諾仍可能影響南韓主權信用評等、資金外流與海外投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