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見證泰柬籤「和平協議」 與3國達貿易協議 含礦產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26日抵達馬來西亞後,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和平協議」,他後續也和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議,與柬埔寨、大馬的協議則涵蓋關鍵礦產投資。(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26)日抵達馬來西亞第一站,便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和平協議」,他後續也和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議,與柬埔寨、大馬的協議則涵蓋關鍵礦產投資,其中美國對泰國、馬來西亞大部分商品仍維持19%對等關稅。川普曾以拒絕達成貿易協議來威脅泰柬停火,明確顯示他傾向以貿易協議作爲手段,施壓他國。
綜合BBC、CNN、英國《衛報》、路透等報導,7月下旬,泰國與柬埔寨就邊境地雷問題一連交火5天,釀成48人喪命,約30萬人流離失所,在馬來西亞及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雙方於7月28日達成停火協議,今日在川普及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見證下,泰國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與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在東協峰會上簽署「和平協議」。
泰柬簽署協議前,川普在儀式上表示:「本來有許多殺戮,但我們很快就擋下了。」他表示和平協議可拯救數百萬人,稱泰柬7月爆發流血衝突後,他與泰、柬、大馬領袖之間多次通話,而美國政府阻止了衝突繼續。
泰國與柬埔寨在新協議中同意從邊境地帶移除重型武器,合作掃除地雷,泰國也將釋放18名柬埔寨士兵。
簽署儀式上,舞臺背景用英文寫道:「實現和平:柬埔寨、泰國和平協議」,川普也在致詞中以「吉隆坡和平協議」(Kuala Lumpur Peace Accords)稱呼,不過泰國似乎不願承認這是和平協議,堅稱簽署的是「泰柬關係共同聲明」,泰國外長希哈薩(Sihasak Phuangketkeow)後續也強調這份協議是「通往和平的道路」,堅持不稱之爲和平協議,他稍早表示,美國與馬來西亞促成泰柬停火,但最終談判僅限於泰柬之間。
事實上泰、柬簽署的文件名稱也顯示爲「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並非和平協議。
泰、柬簽署協議後,川普也與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簽署互惠貿易協議,3國將努力解決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問題。根據白宮公佈的聯合聲明,美國對3國大部分輸美商品維持19%關稅。
美國與泰國達成的是貿易協議框架,雙方同意擴大市場準入、加強供應鏈及深化經濟合作,泰國將取消約99%美國商品的貿易壁壘,這包含美國所有工業產品、食品及農產品,美國維持19%對等關稅之餘,將特定泰國商品關稅降至0%。泰國也同意每年採購26億美元美國農產品、54億美元能源產品,以及總價值達188億美元的80架美國飛機,雙方預計未來幾周達成最終協議。
川普也和柬埔寨、馬來西亞簽署互惠貿易協議,當中涵蓋取得關鍵礦產。2國都將向美國開放關鍵礦產投資,柬埔寨也擴大在能源、電力、電信、交通及基礎設施的投資機會,馬來西亞在聲明中同意,避免禁止或對出口美國的關鍵礦產、稀土元素實施配額制。
馬來西亞也同意對美國化學品、機械、汽車、乳製品、家禽等工業品及農產品,提供市場準入優惠,並且簡化美國化妝品、藥品輸入大馬的要求。
BBC評論,川普7月曾以危及與美國的貿易協議爲由,威脅泰、柬停火,今日他在泰柬簽署協議後分別與2國簽署貿易協議,明確顯示他會利用貿易協議來施壓各國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