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佈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對日本的關稅談判表達強烈不滿,圖爲日本港口停放着等待出口的汽車。(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1日受訪時,除指出他可能會堅持自己設定的7月9日貿易協定最後期限,他對日本的關稅談判表達強烈不滿,直言「懷疑能否達成協議」,並揚言將以「30%或35%,或我們決定的任何數字」,對日本產品加徵關稅。距離川普所設定的7月9日緩衝期僅剩數日,日本政府面臨沉重壓力。同時川普2日在社羣媒體宣佈,「剛剛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入美國領土的越南商品徵收20%的關稅,但對轉運商品徵收40%的關稅。而美國產品進入越南關稅負擔爲零,越南將全面向美開放市場。越南高度仰賴中國原料發展製造業。根據海關統計,去年越南總進口額有38%來自中國,電子零件、機械設備與布料的最大來源都是中國。
川普在談話中批評日本「態度非常強硬」、「被寵壞了」,並再度提起他對兩大爭點──稻米與汽車的不滿。川普批評日方進口美國米與汽車的數量太過稀少,重申「不公平的貿易時代結束了」。日本一向保護國產米,對超過77萬噸免稅配額的進口米徵收每公斤341日圓的關稅(約新臺幣69元)。2024年日本近半數免稅米來自美國,近期更因白米短缺擴大海外採購量。
據日媒共同社報導,日本早在談判初期即已評估引進美國米的可行性,惟自民黨內部強烈反對,拒絕爲保護汽車產業而犧牲農業利益。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甚至以書面形式要求時任農相江藤拓「絕對不可接受犧牲農產品的談判」。有議員指出,隨着現任農相小泉進次郎推動米價下調,農戶對擴大稻米進口的反彈聲更甚於以往。
農業議題的政治敏感度尤爲突出,特別是稻米主要產地的東北地區多屬各選區只有1席的「一人區」,任何動作都勢必大幅影響20日舉行的參議員選舉。若政府在農產品開放上讓步,恐造成鄉村選票流失,動搖政權基礎。秋田縣農協中央會長小松忠彥即警告:「追求低價將導致生產者徹底消失。」
與此同時,汽車作爲日本核心產業,政府也難以坐視其遭受重稅衝擊。據稱,日方希望將汽車關稅壓低至10%,以顯示談判成果,平衡選舉與產業的雙重壓力。一位白宮官員1日透露,美方目前將重心放在他國,日本不再是優先對象,進一步突顯日本在談判中的被動地位。
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表示,他反對與美國簽署任何不取消汽車關稅的協議。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也重申,日方「不考慮在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