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宣佈達成貿易協議,越南率先行動利弊何在?丨東盟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距離7月9日這個關稅“大限”不到一週時間,美國政府宣佈達成一項貿易協議。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當天,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與越南達成一項貿易協議。隨後他又發帖文稱,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關稅,並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

當天,美國和越南也就關稅談判問題通電話。特朗普強調,美國將繼續與越南合作解決影響雙邊貿易的問題。越方建議美方儘快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並取消美對越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7月3日下午,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就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回答記者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一直堅決反對。中方注意到相關情況,正在開展評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但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爲手段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方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外界還在關注,美國和越南突然達成貿易協議對美越兩國,乃至其他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而言,意味着什麼?

美越達成貿易協議。具體來看,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關稅。

如此看來,目前這一稅率,相比之前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牌對越南征收46%關稅低了不少。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46%驟降到20%並非美國的“讓利”,而是特朗普政府將“懲罰稅”轉化爲“可持續摩擦”的典型招數,既迫使越南讓步,也讓在越美企仍有利潤空間,“美國用可承受的關稅鎖定自身企業利益,同時要求越南提高透明度與原產地含量。”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研究員陽陽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美越協商後的稅率低於4月2日美對越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稅”,但仍然高於之前越南商品出口至美國的關稅,而且之前部分越南商品出口美國可以享受最惠國稅率,所以相對越南來說,稅率提升顯然對出口有一定的消極影響。雖然越南目前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和美國達成關稅協定的國家,但具體影響還要橫向比對,以及觀察其他國家尤其是東盟成員國與美國的談判結果。

與美國貿易談判還影響部分以越南爲主要產品生產地的服裝和鞋履大品牌公司股價。美國東部時間週三,美國運動品牌耐克盤中跳漲超4%,短線轉跌後美股午盤漲幅繼續擴大,尾盤曾漲近4.7%,收漲逾4%。在美上市的瑞士運動品牌ON Holding一度漲超7%,在美上市加拿大運動產品公司Lululemon短線衝高曾漲近3%,之後漲勢有所收窄,分別收漲近3%和近0.5%。

近年來,越南憑藉着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承接了衆多紡織品、鞋類、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之後,越南的紡織服裝業和皮革製鞋業迅速發展,成爲該國兩大重點出口產業。

率先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能否給越南帶來實質性的好處?據新華社報道,越南方面建議美方儘快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並取消美對越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李徽徽表示,若泰國、馬來西亞和美國談判獲得更低的稅率,越南的邊際優勢將被稀釋。長期來看,競爭將轉向“技術密度”而非“關稅差”,接下來哪個國家能率先補齊芯片封裝、電池材料等空缺,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