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達成貿易協議,有什麼啓示?

昨晚,特朗普發文稱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將 向美國支付20%的關稅, 對任何轉運徵收40%的關稅, 越南將向美國開放市場,對美國產品徵收零關稅。

1. 這個貿易協議的達成是否超出市場預期?

從關稅稅率來看超預期。此前市場預期美越貿易的總體關稅稅率區間在20-25%之間,當前20%的關稅處於市場預期下沿。

越南市場向美國的全面開放符合預期。自4月以來,越南在貿易談判期間逐漸向美國開放市場,尤其是降低此前備受爭議的汽車、液化天然氣等關鍵產品進口關稅,6月以來越南還逐漸開放了農產品市場以便美國出口大豆、豬肉和牛肉以及水果。

後續還可關注一些特定產品的豁免清單。比如此前對等關稅的豁免中,美國還豁免了從越南進口的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將新增的有效關稅降至8%。近期, 一些依賴從 越南進口產品的 國際鞋類品牌也 已經提交了關稅豁免申請。昨晚 越南國家媒體稱美國將大幅削減多種越南產品的關稅。 因此,隨着關稅細節的公佈,考慮到一些行業關稅的豁免,美國對越南新增的有效關稅稅率可能低於20%。

2. 轉運關稅的影響主要在哪裡?

轉運問題是此前美越談判中繞不開的焦點話題。本次美國對越南的轉運產品關稅稅率定在40%,高於對大多數經濟體徵收的對等關稅,同時最近幾個月包括越南在內的一些東盟經濟體已經放慢了原產認證的簽發。

越南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收緊越南的原產地認證標準,比如產品如果使用非越南原材料,需滿足更高的越南本土價值量增值比例要求(當前爲30%)。

這將主要影響到越南的加工和轉運貿易,比如:1)在越南進行廠房租賃臨時中轉;2)進行包裝、貼標、分裝的最終工序以及3)只進行附加值較低的來料加工的產品都可能會被更加嚴格的標準認定爲“轉運”產品。

這將在包括紡織服裝和消費電子在內的行業中有所體現。例如越南25%的紡織服裝企業爲中資企業,通過將面料、輔料、原材料通過出口到越南,並在當地進行切割、縫製和包裝進行出口,貢獻了其中60%的出口價值。電子產品的面板和手機轉運加工以及出口北美的佔比達到90%以上。

3. 美越協議對其他亞洲國家的貿易談判有什麼啓示?

1)40%轉口貿易的高關稅可能會在其他東盟國家同時推行,從而關閉在其他國家之間通過轉運規避關稅的通道。

2)20%將成爲美國與亞洲其他國家貿易談判的基準進行,並以40%爲上限,其他亞洲國家(如中國)未來的關稅談判將不會高於這一標準。另外,7月9日截止日之前美國與主要國家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都會是這類沒有細節的框架協議。

3)印度可能會是下一個與美國達成最終協議的國家,以期避免美國徵收對其26%的對等關稅。根據Fortune India的報道,未來的美印協議可能對大多數從印度進口的商品適用10%左右的關稅,同時新貿易協議可能僅提供有限的關稅削減,完全開放的農產品貿易市場在印度可能難以實現。例如,出於對國內農產品和乳製品的政治敏感立場,印度始終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對農產品的行業關稅態度堅決,而且至今尚未在任何貿易協定中開放乳製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