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推動社會救助服務質效全面提升
近年來,滁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構建起分層分類、城鄉統籌、高效順暢的救助體系,進一步推動社會救助服務質效全面提升,切實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持續提升困難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滿意度。
脫貧攻堅成果更加穩固
滁州市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出臺《關於切實做好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確保過渡期內救助政策穩定延續。通過優化低保家庭困難評估體系,滁州市將“單人保”政策、家庭收入及財產認定標準適度擴圍,並擴大特困救助供養範圍,覆蓋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二級肢體殘疾人和一級視力殘疾人,同時將未成年人救助年齡從16週歲延長至18週歲。
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1.7萬人,其中脫貧對象4.56萬人,通過“單人戶”納入低保的達4.13萬人。這一系列精準擴圍舉措,有效防止了返貧風險,爲困難羣體提供了更堅實的兜底保障。
動態監測機制更加健全
爲提升發現困難羣衆效率,滁州市打通民政、醫保、衛健等多部門數據壁壘,構建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庫,並通過“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模式,實現線上預警與線下覈查無縫銜接。同時,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服務,推動村(社區)成立“救急難”互助社,發展服務類救助和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滿足多樣化需求。
2024年,全市累計納入動態監測的低收入人口達19.6萬人,新增低保邊緣家庭1.96萬戶、剛性支出困難家庭6192戶。通過實時監測與多元參與,滁州市實現了困難羣衆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的目標。
分類審覈認定更加高效
滁州市創新建立“一次申請,分類審覈認定”工作機制,根據家庭經濟狀況精準劃分救助類型,依次按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等類別進行審覈確認。針對突發性困難羣衆,取消戶籍地限制,實施“先行救助”,確保臨時救助金3個工作日內發放到位。
2024年,全市共新增低保對象8679人,其中,通過“一次申請,分類審覈認定”增加4329人;實施臨時救助1.05萬人次,發放救助金1630.43萬元。高效的服務流程大幅縮短了羣衆等待時間,切實解決燃眉之急。
專項整治行動更加清朗
滁州市以“零容忍”態度嚴查救助領域違規行爲,通過公開舉報渠道、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推廣“互聯網+監督”等方式,重點整治“人情保”“關係保”等問題。同時,嚴格實行低保經辦人員近親屬備案制度,並採取交叉互查、“四不兩直”等方式覈實線索,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2024年,全市共清退違規享受低保待遇48人,追繳資金6.49萬元。專項整治行動有效淨化了救助環境,讓社會救助在陽光下運行,贏得羣衆廣泛信任。(全媒體記者胡文峰 通訊員郝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