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虧損 ,“杭州六小龍”之一羣核科技遞表港交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上海報道
近日,杭州羣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羣核科技)的控股公司Manycore Tech Inc.遞表港交所。
羣核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雲設計軟件平臺和SaaS服務提供商,與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等杭州新技術前沿領域企業被外界合稱爲“杭州六小龍”。
羣核科技2011年在杭州註冊成立,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技術和專用圖形處理單元(GPU)集羣爲底座的空間智能企業。
在IPO之前,羣核科技完成了8輪融資,先後獲得IDG資本、紀源資本、順爲資本、雲啓資本、經緯創投、線性資本、Hearst、Pavillion、高瓴創投、Coatue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
在2011年創立羣核科技之前,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煌、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航、聯合創始人兼CTO朱皓曾就職於英偉達、微軟、亞馬遜以及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等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均是履歷亮眼的學霸型創業者。
黃曉煌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羣核科技的啓動資金是他和陳航湊的。兩人在浙江大學讀本科時是室友,後來一起就讀於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加上他們在UIUC的同學朱皓,三人成爲了羣核科技的聯合創始人。
2011年,黃曉煌帶着他做的一款圖像渲染技術回國。創始團隊嘗試過將該技術應用於電影、展廳、人機互動等領域,但屢屢踩坑。直到發現該技術在家居設計行業反饋較好,羣核科技才明確了主攻方向——專門做室內渲染領域的效果圖。
2013年,羣核科技上線了首款產品酷家樂。這款空間設計軟件基於端雲協同的高性能GPU集羣支持,開啓了10秒渲染的新時代。
從羣核科技此後上線的產品看,GPU集羣驅動的快速圖形渲染是一大共性。招股書顯示,羣核科技的平臺由專門構建的GPU集羣驅動,該集羣利用各個具有不同規格的GPU的集體計算能力進行高效的並行處理,特別是在圖形渲染及實時修改方面出類拔萃。處理一張典型2K圖像的時間,已由2022年的53秒壓縮至2024年的1.2秒,大幅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AI賦能是另一大共性:羣核科技在輸入、靈感和編輯、可視化、製造等環節加入了AI功能。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約29.6%的月活躍用戶在其訂閱的產品版本中使用AI功能。
目前,羣核科技旗下有空間設計軟件酷家樂、海外版空間設計軟件Coohom、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下一代空間智能解決方案羣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以及具備增強建築信息建模(BIM)功能的酷空間、創意內容雲設計平臺美間等品牌。
以設計爲切入點,羣核科技開始提供設計和可視化價值鏈端到端覆蓋。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羣核科技共推出約94款新應用程序,涵蓋從設計、生產到供應鏈及施工的各種業務場景。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數量計算,羣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臺;按照2023年收入計算,也是中國最大的空間設計軟件提供商,市場份額約爲22.2%。
在遞表港交所前,2021年,羣核科技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F-1招股書,但並未成功。
對比兩份招股書可以看到,羣核科技持續增收不增利。2019年、2020年、2021年前3月,羣核科技分別實現收入2.8億元、3.5億元及1億元,對應淨虧損分別爲2.61億元、2.97億元、1.17億元。
到了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羣核科技分別實現收入6.006億元、6.635億元、5.529億元,分別虧損7.037億元、6.461億元、4.221億元。
從收入來看,羣核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企業客戶、個人客戶的訂閱收入。羣核科技採用了先有地再擴張策略:通過免費增值吸引新用戶;在此基礎上,通過提供高質量產品、強大客戶成功支持,將這些用戶轉變爲付費客戶並增加其終生價值。截至2024年9月底,羣核科技服務了超413872位個人客戶、45548位企業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羣核科技的大客戶淨收入留存率爲114.1%,個人客戶的淨收入留存率爲96.0%。頗高的客戶留存率,給羣核科技帶來較大的想象空間。
但由於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較大,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羣核科技持續虧損。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羣核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爲4.377億元、3.908億元及2.634億元,佔當期收入的72.9%、58.9%及47.6%;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爲3.205億元、3.564億元、2.482億元,佔當期收入的53.4%、53.7%及44.9%。
招股書坦言,羣核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虧損,且日後可能繼續錄得淨虧損,主要由於該公司爲推動業務快速、長期增長而大量投資於產品開發、技術支持及產品營銷。
2021年闖關美股時,羣核科技被認爲在衝擊“3D雲設計第一股”。此次遞表港交所,羣核科技還頭頂着“空間智能第一股”光環。
空間智能標誌着AI技術從傳統的二維平面處理向三維空間感知和交互的轉變。在2024年TED大會上,“AI教母”、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將空間智能描述爲AI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里程碑。
天風證券指出,羣核科技是具備全球最大的可交互三維數據能力的空間智能企業。
招股書顯示,羣核科技推出的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下一代空間智能解決方案羣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具備精確的渲染引擎和完整的空間編輯工具,可模擬真實的室內環境、自動分割和標註物體。
其中一項主要功能是自動分割標註技術。該技術可根據研究人員的具體需求創建定製分割標註數據,提供不同行業及業務場景所需的定製化數據集。這將大幅加快數據的處理,併爲AR/VR及機器人的訓練和測試提供更佳的數據。
業內普遍認爲,空間智能不僅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關鍵路徑,還有望在自動駕駛、AR/VR、機器人等領域催生萬億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