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病徵與胰臟癌相似!患者逐年增 日常保養從5處下手
胰臟癌是癌症中最棘手、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因此日常保養絕不能輕忽。(圖片來源/Pexels)
7月29日驚傳知名主持人沈玉琳因身體不適入住加護病房,出現暴瘦、面黃等與胰臟癌相似之病徵,消息傳出醫療團隊正以此方向檢查中。胰臟癌亦有「癌王」之稱,初期無症狀,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是癌症中最棘手、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因此日常保養絕不能輕忽。
根據衛福部公佈的112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胰臟癌位居第7位;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胰臟癌死亡人數逾2200人,患病人數逐年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臺灣胰臟學會於2020年發佈的《急性胰臟炎共識建議》中強調,早期發現、飲食管理及避免誘發因子非常重要。
1. 美國營養名醫Joel Fuhrman推崇「Nutritarian」飲食法,意指以高纖食物爲主,像是全榖、豆類、蔬菜,有助降低胰臟負擔。
2. 美國整合醫學專家Andrew Weil主張攝取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地瓜、糙米,可穩定血糖。
3. 美國治療機構建議攝取健康脂肪,如亞麻仁籽、橄欖油及酪梨,可減少壞膽固醇。
4. 多吃富含抗氧化食物,綠茶、藍莓、十字花科蔬菜,可對抗發炎與自由基。
5. 攝取充足水分,幫助消化與代謝。
除了上述提及的飲食保養之外,生活習慣也十分重要,平時就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不吸菸及減少壓力。肥胖會增加胰島素抗性,進而增加胰臟壓力;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可幫助血糖與胰島素平衡;吸菸是胰臟癌的高風險因子,並且要適時紓壓,因壓力會促進發炎反應,干擾血糖調節。
平時可針對空腹血糖、胰島素阻抗、HbA1c等進行定期檢查,若出現食慾不振、體重無故下降、上腹部或背部疼痛、噁心嘔吐、面黃、血糖忽高忽低等症狀,就要特別注意、及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