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病因朝「肝炎、胰臟癌」釐清 醫曝2大可能性
▲藝人沈玉琳昨日驚傳住進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資料照。(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藝人沈玉琳昨日驚傳住進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據傳病因可能是猛爆性肝炎,另也傳往胰臟癌的方向釐清中。醫師指出,猛爆性肝炎往往來得又急又快,可能的原因包含B、C肝、酒精性肝炎等;至於胰臟癌通常不會造成猛爆性肝炎,其中一種可能性是因爲「黃疸」表現相似,實際上是肝衰竭,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兩種疾病同時發生,但機會也不高。
據瞭解,沈玉琳長期患有B型肝炎,去年底開始進行減肥,短期內瘦了17公斤,但上週錄影時卻身形暴瘦,且面色蠟黃,昨更是突然住進三總,還在釐清病因。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受訪表示,肝炎有分爲急性與慢性,所謂「猛爆性肝炎」意味着來得又快又急。而肝炎重視的是嚴重度,有些人可能發生肝炎但沒有明顯症狀,有的人則會黃疸、水腫、腹水、腦病變、肝昏迷,嚴重會有生命危險。有的人可能一陣子就可以恢復,但也有人會演變到需要肝衰竭,需要換肝。
談到常見的原因,戴嘉言分析,例如慢性B肝、C肝急性發作,酒精性、脂肪性的肝炎,甚至有人可能是因爲藥物、毒物或者化學藥品引發;以B肝引起的猛爆性肝炎爲例,只要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就可以完全恢復。
至於是否會是癌症引起,戴嘉言指出,和肝臟相關的癌症可分爲兩類,第一是原發性肝癌,腫瘤就發生在肝臟,另一種是轉移型,可能本身有肺癌、乳癌,腫瘤卻轉移到肝臟來,但是一般而言,這些癌症不太會造成猛爆性肝炎。
而目前懷疑的胰臟癌方向,戴嘉言直言「胰臟癌本身極少直接造成猛爆性肝炎。」如果罹患胰臟癌又有肝炎,可能情況包含腫瘤壓迫膽管造成黃疸,可能臨牀上表現類似肝炎,但實際診斷可能爲膽道阻塞或肝衰竭。也可能是胰臟癌與肝炎同時發生,但此機率非常低,還是要等待檢查結果才能比較明確判斷。
戴嘉言強調,要避免猛爆性肝炎,一方面是從B、C肝預防着手,另一方面在飲食要注重低油少鹽,飲酒上也必須要控制。
國民健康署將於8月1日起擴大公費B、C型肝炎篩檢對象,下修年齡爲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的民衆終生可免費做一次檢查。國健署強調,只要接受篩檢、配合治療,就有機會完全治癒,避免未來發展爲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