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季稱馬太鞍堰塞湖無立即潰堤危險 張惇涵:被斷章取義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溢流,大水衝進光復市區,已造成14人死亡。圖/擷自林保署花蓮分署官網

花蓮光復鄉因樺加沙颱風引發的豪雨,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昨日下午發生溢流,洪水土石淹沒光復市區。外界質疑中央早知堰塞湖的存在,但卻未積極處理。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表示,農業部長陳駿季當時強調一定會努力確保民衆安全,不過備詢影片被斷章取義,中央沒有不努力的情況。

張惇涵受訪表示,經過徹夜與地方聯繫所掌握,目前掌握最新情況是有124位民衆失聯、發現14位民衆遺體。124位失聯民衆都有掌握到戶籍地址,警消災防和國軍人員今天會挨家挨戶去確認。

他指出,雖然水稍微退了,但當地泥淖還很嚴重,救災復原工作將開始,希望大家幫花蓮集氣,一起努力災後復原。

另一方面,立委傅崐萁昨表示,他在8月13日立法院朝野協商時,已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並提出附帶決議,要求相關單位研提減災方案,不過農業部當時評估堰塞湖並無立即潰堤危險,且開挖溢洪道風險高,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清除工作。

張惇涵說,網路上的影片有點斷章取義,還原8月中旬的狀況,當時堰塞湖距離溢堤還有50公尺,農業部長陳駿季備詢時也說了,爲了確保中下游民衆的安全,農業部一定會努力,沒有中央部門不努力的狀況。

他指出,從7月21日到26日,透過觀測確認堰塞湖的存在後,中央地方都有緊密聯繫,包括籌組陽明交大和臺大兩個科學團隊,針對保全戶的聯繫造冊、疏散演練等,都做了很多溝通,所以中央是很誠實面對這個問題。

張惇涵強調,堰塞湖的量體非常大,9100萬噸的水位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或4分之3個日月潭,沖刷堆積的泥沙、所謂的壩體有66層樓高、長度約有1.7公里長,累積的砂石有2億立方米,需要1428萬輛砂石車才能運送完。

張惇涵說,現在還是防汛期間,重機具無法抵達,他昨天指出,目前短期要進行預防性的疏散撤離,並加強當地民衆的疏散演練。中期希望在防汛期過後,工程單位能否更挺進到堰塞湖的區域,但也要地質的狀況,長期而言,中央地方也需要合作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只要有劇烈颱風或臨時地震,都會威脅到中下游民衆的生命財產。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溢流,大水衝進光復市區,已造成14人死亡。 記者劉學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