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辰/建商被房市景氣嚇爛 首購產品帶頭降價「恐現骨牌效應」

▲當前房市從供給、需求端都顯示出非常低迷 。(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文/《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

房市寒冬,但由知名品牌出手,且讓利幅度與手法明確,真有其罕見特性,展現出建商「寧可壓縮利潤也要搶成交」的決心。當前房市從供給、需求端都顯示出非常低迷,傳聞降價的多爲首購型產品,若其他同質建案跟進,勢必產生骨牌效應,民衆期待的「真」降價有望夢想成真。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9/拒貸的理由都是假的? 內行揭銀行「潛規則」

近期房市出現大變動跡象,一方面陸續見建商停工消息,買氣冷卻嚴峻不言自明,另一方面則傳出有大型建商將調整價格,而回顧歷史,排除「讓利之名,行銷之實」的手法,建商降價實有先例,惟過去多爲規模較小的個案建商,且發生在預售實價登錄機制未上路前,價格策略操作空間大。

相對之下,當前由知名品牌出手,且讓利幅度與手法明確,真有其罕見特性,展現出建商「寧可壓縮利潤也要搶成交」的決心,更顯難敵寒風刺骨。

現況究竟多低迷可從供需2面向觀察,買氣方面,從今年上半年的房市表現來看,買氣明顯下滑,根據《住展》雜誌的預售市場風向球指標,今年亮出4顆代表降溫的黃藍燈,最新數據的案場平均每週來客數僅10多組,成交組數更低至1組,與健康水位相比乃倍數落差,雖然部分區域如南港、林口、三重有個案突圍,但無法扭轉整體疲弱局勢。

追蹤的建案中,約4成出現單週零成交或賞屋人數低於10組的紀錄,場面冷清程度直逼疫情三級警戒時期,對一線銷售人員造成極大壓力,已有不少人選擇離職轉行。

供給方面,建商膽顫心驚下,推案數量大幅減少,今年上半年北臺灣新建案總銷金額爲5780億元,年減超過2100億元,跌幅接近27%。北北桃竹4熱區中以新竹地區縮水最糟,推案量僅剩約415億元,爲去年同期的一半。

▲當前房市在建商膽顫心驚下,推案數量大幅減少。(示意圖/記者陳筱惠攝)

與新竹地區難兄難弟的臺北市,上半年總案量止有1110億元,較去年同期銳減四成,即便有南港大型商辦案支撐,依然難挽頹勢。而去年曾見多案於北士科、信義區等地推出百億元等級案量,今年上半年則只剩4案在50~100億元總銷量,且高單價產品幾乎完全缺席,低迷態勢不言可喻。

新北市與桃園市的推案金額則分別爲2314億與1738億元,雙雙年減兩成左右。儘管新北市仍有7件百億元指標案登場,但整體案數下滑3成,顯示中小型建商選擇暫時退場避險。桃園市亦爲慘烈,百億大案完全消失,僅剩4筆中型個案上場,市場冷清。

據此,建商開始思考價格策略是否需調整並不意外,且傳聞降價的多爲首購型產品,若其他同質建案跟進,勢必產生骨牌效應,雖然也有建商出面澄清,但在低首付、附裝潢、建商貸、小坪數等激勵方式逐漸失靈,放大絕始得以大立大破,民衆期待的「真」降價有望夢想成真。

►陳炳辰小檔案現職:《住展》雜誌發言人經歷: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臺灣房屋智庫經理、羣義房屋總經理特助、天下雜誌行銷部副主任、臺新銀行個授處資料分析部襄理學歷: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9/拒貸的理由都是假的? 內行揭銀行「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