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辰/「價跌經濟學」失準 2類產品拉昇高單價

▲小坪數案一直因爲低總優勢成爲主流,單價居高不下 。(圖/記者陳筱惠攝)

文/《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

房市狀態迄今仍呈現窒息的交易量,依據代表新案市況的住展風向球在9月份的數據顯示,新案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維持10組,成交組數不到1組,分數設定落在最低區間,呈現低無可低狀態,但價格卻大走背離,議價空間1年多來都不到1成,完全拉不開的開價與成交價差距,代表房價並沒有明確走降,眼下頂多是不再創高,與真正降價還差得遠。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9/央行「Q4總檢討」留一手 背後暗號:房市恐迎大轉折?

小坪數案一直因爲低總優勢成爲主流,單價居高不下,甚至在臺北市東區今年已有小於15坪的預售套房案賣破單價200萬元,讓市場見識小宅力道。另還有一類產品也出現高價態勢,佐證房價不低頭,實價揭露資訊發現,一片冷氣團中,都更危老案價碼依然走高。

▲中和區與新店區的「漢皇方圓」、「友座明明德」2案賣破百萬元,還創區域單價高點。(圖/記者項瀚攝)

包括臺北市萬華區、文山區,與新北市地中和區、新店區皆有案例創下都更危老類產品新高,甚至在中和區與新店區的「漢皇方圓」、「友座明明德」2案賣破百萬元,還創區域單價高點。

當然都更危老案的價格攀高不脫多有坐落市中心蛋黃地帶因素,尤其是大本營臺北市,房市表現本有首都地位的效益,也皆位於機能健全生活圈,且規劃熱門的20坪左右小宅產品,有利價位發展條件再加一。

而新北市如果舊市區地段宜居性強,進能在開發推案展望正向,也會讓改建案身價攀揚。

後續的高價都更危老新案尚有臺北市大安區、松山區將有單價破200萬元生力軍,而新北市已見站穩百萬元水位重建案身影的板橋區、永和區、新店區,未來當地該屬性的社區在價位上接力走高並不意外,成爲小宅以外,另一與現況平行時空發展的逆勢增溫房產。

▲買氣暫歇,卻逼不出供需失衡、量先價行的「價跌經濟學」原理。(圖/記者項瀚攝)

房價持穩不跌的原因百百種,但就資產增值工具選項不足、房產持有稅率偏低、房產運用性多元這些方面來看,不難理解即使買氣暫歇,卻逼不出供需失衡、量先價行的「價跌經濟學」原理。

但小宅的低總條件、改建案的精華地帶則在亂世當中更彰顯低風險、高保值的特性,央行最新理監事會議雖無太多動作,但其實降息或是隨着明年選舉因素遂在房市政策有所變動,均是有不小機率,亦讓房價在一線生機的期待下不易鬆動。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9/央行「Q4總檢討」留一手 背後暗號:房市恐迎大轉折?

►陳炳辰小檔案

現職:《住展》雜誌發言人經歷: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臺灣房屋智庫經理、羣義房屋總經理特助、天下雜誌行銷部副主任、臺新銀行個授處資料分析部襄理學歷: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