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蘇超”首勝掀文旅熱潮,多景區“喊話”免費!“小票根”何以撬動“大消費”?

常州“蘇超”首勝,進一步點燃了這座城市的活力。

8月16日晚,“蘇超”聯賽開始第九輪戰,常州隊主場迎戰鎮江隊,比賽進行到86分鐘時,常州隊11號趙連平踢進一球,終結了常州八輪未有效進球的歷史。

經過90多分鐘的激烈拼搶,最終常州隊1:0戰勝鎮江隊,收穫了“蘇超”開賽以來的第一粒進球和第一場勝利。

趙連平以及常州隊的勝利,不僅是該城市體育實力的彰顯,也是激活當地文旅活力的新引擎。

藉着這場首勝的熱度,常州多個景區迅速行動,面向市民與遊客推出系列文旅福利,讓體育熱情延伸至文旅消費。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爲,體育賽事解決“人到常州”,景區福利解決“人到景區”。體育部門獲得“賽後二次傳播”,文旅部門獲得“精準客源”,城市整體形成“看球—逛景—過夜”的消費鏈,放大了一張球票的經濟當量。

多景區密集放送專屬福利

隨着常州隊“蘇超”首勝熱度持續攀升,常州當地各大景區針對不同羣體推出系列專屬優惠,巧妙地將賽事熱度轉化爲文旅動能。

據“天目湖微度假”官微消息,8月17日至8月31日,全國所有“趙”姓遊客可享天目湖山水園、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門票全免的福利。

不僅如此,爲慶祝常州隊“蘇超”進球,淹城春秋樂園也官宣多重優惠:8月17日至8月22日,淹城春秋樂園對鎮江所有市民、全國體育老師免門票;同時對蘇錫常鎮市民推出四折優惠專享票。

除兩大熱門景區外,常州其他景區也紛紛加入福利陣營。常州中華恐龍園宣佈,8月18日—8月22日,全國兒童可享免票入園;8月13日至31日,購買中華恐龍園指定門票可享額外獲贈侏羅紀水世界免票權益,實現“一票雙園”的暢玩體驗。

對常州“借賽送福利”現象,柏文喜認爲,以“姓氏”“職業”當門票口令,天然自帶社交貨幣,極易在微信、抖音上裂變。這種低門檻、高話題的方式能瞬間放大城市聲量,也可以使城市品牌年輕化、生活化。

深圳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傑武持有同樣觀點,他認爲,景區“大禮包”+城市惠旅已經成爲各個城市將網絡流量轉化爲線下流量的基本操作,常州借勢“蘇超”,推出“趙”姓遊客免門票等活動,都是以特色主題爲核心做的細微調整,以期待引發更大的討論,從而更好的獲取城市流量。

常州這種“借勢熱點推文旅優惠”的模式並非首次。早在端午假期常州對陣揚州賽事期間,常州就已通過類似策略激活文旅市場,當時宣佈全市所有A級景區面向揚州市民免門票。

據央廣網報道,小長假三天,常州涌入了15萬揚州人,帶動景區周邊餐飲、住宿、零售等消費激增25%。文創產品“恐龍十三妹”預售上線僅2小時,訂單就超過300單,足以展現出賽事以及相應宣傳對消費的強大拉動作用。

“蘇超”帶火“票根經濟”

“蘇超”指“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於今年5月10日在鎮江體育會展中心體育場正式開幕,100天來,“蘇超”如同一個強勁的引擎,撬動了驚人的消費浪潮。

國家體育總局數據顯示,“蘇超”單場上座超6萬人,帶動江蘇全域多場景消費380億元,有力地促進了消費。

場均不到20元的球票,撬動起百億級的消費。這種“以小博大”的效應在江蘇各地得到了充分體現,不少城市依靠“票根經濟”實現了文旅消費的“逆襲”。

其中,在7月南京奧體中心的“蘇超”賽事期間,球迷憑“蘇超”票根,可享受南京市域內景區景點、住宿餐飲、商場購物等一系列優惠福利,直接帶動人流與營業額的顯著增長。

連雲港在賽事期間,推出“港城商超嗨購嘉年華”活動,各大商超花式引流,如中央商場推出憑“蘇超”任意場次票根即可獲贈應援禮包,併疊加服飾鞋包滿減、購物贈限定甜筒等優惠。

據統計,賽事期間,連雲港三大重點商圈(蘇寧廣場、萬達廣場、吾悅廣場)日均客流量達4.8萬人次,較平時週末增長18%,總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較平時增長36%,創近三年同期新高。

鎮江將“蘇超”票根與文化結合,持有球票的外地球迷可享“宜遊鎮江”平臺10%-20%的專項補貼。

與此同時,無錫濱湖區支持“蘇超”參賽球員和觀賽球迷購房,憑參賽或觀賽等證明給予每套3萬至5萬元的購房補貼,此舉將賽事影響力延伸至更廣闊的消費領域。

不難發現,“蘇超”正迅速帶火“票根經濟”,對遊客來說,不僅省錢、省時,還能提高情緒增值;對於城市來說,遊客停留能產生餐飲、交通、購物、住宿、休閒等更長鏈條的消費,進而帶動城市的消費活動。

但柏文喜坦言,“票根經濟”不是簡單地“看完比賽打個折”,而是用一張小票根把交通、景區、商圈、酒店串成“城市即時度假套餐”。只有覈銷快、權益厚、場景連、數據通、商戶穩、週期長,才能把6萬球迷的90分鐘激情,轉化爲城市24小時甚至72小時的持續消費。

事實上,票根只是給遊客一個契機參與到當地的文旅消費中去,後續更多的是當地如何從利用核心吸引物到營銷整個城市消費的探索,讓城市的特色彰顯,進而源源不斷地吸引到遊客。

“做城市的整體營銷,讓城市能夠脫穎而出,才能夠形成從流量到消費的閉環。”劉傑武認爲,票根經濟帶來實惠-城市聲名鵲起-全國遊客紛至沓來-大消費拉動城市產業-普惠舉措進一部提升城市聲名......這樣才能夠讓城市的產業良性健康發展,也能夠讓遊客持續不斷奔赴消費。

文/黃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