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頭暈怕中風 醫教吃2食物 1年後驚人結果曝

頸動脈狹窄者可能出現頭暈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飲食對於健康很重要。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有位病人常頭暈,就醫檢查發現是頸動脈狹窄,擔心若進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本來沒中風,反而會因手術併發症而中風,他建議這位病人,每天吃1顆黑蒜,2天吃半碗洋蔥,1年後再進行檢查,病人頸動脈厚度變薄,頭暈情況也獲得改善。

江守山上《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上述病人是因頭暈,老是治不好,跑去做頸動脈內皮厚度測量的高階健檢,結果很不幸的,檢查下來真的發現頸動脈比較厚,也就是有着頸動脈狹窄情況,有較高中風風險。

江守山表示,健檢醫師建議這位病人,可以進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來改善,但病人擔心置放支架的過程,會造成頸動脈裡的脂肪斑塊掉落,若斑塊流到腦部,反而可能造成腦中風,因此跑來找他,說「我只是頭暈,又不是已經中風了,需要這麼激烈的(置放支架)手段嗎?」

江守山告訴男子既然不想動支架置放術,不妨多吃黑蒜和洋蔥,一項發表在2018年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官方期刊的研究發現,多吃黑蒜和洋蔥這些蔥屬蔬菜,對改善頸動脈厚度有幫助。

江守山表示,上述病人聽從他的建議,開始每天吃1顆黑蒜,2天吃半碗洋蔥的生活,這樣子過了一年,再做一次頸動脈厚度測量,厚度就比較薄,血流跟着暢通,頭暈也獲得改善,暫時不必做支架置放術。

江守山表示,上述病人還是要定期回診追蹤,但吃得健康也很重要,像是洋蔥含有多種營養素,每100公克,只有42大卡熱量,含有鉀對血壓控制有幫助,且含有槲皮素,這是洋蔥抗發炎的營養重點,槲皮素是一種類黃酮化合物,具有強大抗氧化力,有助保持血管彈性,甚至是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