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美關稅戰升溫 中國內需市場受關注
勞動市場也出現下滑,就業指數跌至44.7,也低於市場預期。ISM製造業商業調查委員會主席表示,由於關稅,價格上漲加速,導致新訂單積壓、供應商交貨放緩和製造業庫存增加。美國經濟或出現放緩,同時也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拖累氣氛。
事實上,美國通膨出現居高不下的風險,美國剛公佈的2月PCE數據,月增率持平於0.3%,年增率持平於2.5%。但核心PCE月增率升至0.4%,年增率升至2.8%,均高於市場預期。其中休閒用品、車輛、其他耐用品以及服裝和鞋類的價格均有所上漲。
受到住房、娛樂和金融成本上漲的推動,服務價格穩步上漲。受通膨升溫影響,加劇市場對美國通膨僵固的擔憂。目前自CME FedWatch顯示,市場認爲今年會降息3次,分別在6月、7月和10月,早前市場預期全年可能只降息2次。
陸港方面,近月內需消費類股引起了市場不少關注,部分原於經濟數據的改善回穩及政策的幫助。前兩個月需求端已經表現出內需回升對衝外需下行的趨勢。出口增速相較4Q24明顯走低,2月份更跌至負3%,但零售和固投增速走高穩定總需求。
總需求平穩定工業增速按年增長依舊處於高位,而且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及投資增速明顯上升。另外,在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中,新訂單(維持擴張)及新出口訂單(維持收縮)指數的差異同樣反映出內需強於出口的情況。
在大陸統計局公佈的首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表現,整體增長情況優於市場預期。在個別商品類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突出,首兩個月增長25%,高於整體商品零售增長的3.9%。該類別增長明顯,料將可同時帶動其他體育相關商品的銷售表現,體育相關類股值得市場留意。
至於在政策端,3月中旬,大陸國務院推出具有30項細節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當中除了提到要爲居民增加收入,增加社會福利民生保障等之外。當中提到多方面的促消費措施,所涵蓋的類別廣泛,指要完善消費配套保障措施,加力實施消費幫扶等,而文化體育等的消費領域亦包含其中。
在過去的經濟數據及政策出臺的背景下,如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圍提額、消費供給端提質、消費貸利率大幅下調、加上樓市逐步回溫、穩定財富效應,2Q25消費需求有望繼續小幅上升。消費品如體育用品、一般消費品及餐飲消費類股,部分已從底部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