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創條例立院今三讀 抵減上限增至20億元、今年投資適用

立法院18日三讀《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將擴大兩大租稅優惠,第一是智慧機械5G投資抵減,延長實施至2029年底,並提高支出上限至20億元,範圍擴及AI、淨零;第二是天使投資人優惠適用對象也將擴增。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投資抵減2024年底落日,經濟部修法草案去年底經行政院會通過。立法院經濟及財政聯席委員會在今年1月15日初審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投資抵減上限攸關企業投資規劃,產創條例第10條之1修正草案由原先的新臺幣10億元提高至20億元,實行期間從2025年1月1日起至2029年12月31日,經專案覈准可適用當年度抵減率5%或分3年抵減率3%。

爲優化產業結構達成智慧升級轉型並鼓勵多元創新應用,產創條例第10條之1的投資抵減項目除維持原本的智慧機械、5G、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等,也增加人工智慧產品或服務、節能減碳等相關設備或技術。

此外,爲鼓勵更多天使投資人投資新創事業,產創第23之2修正草案也下修門檻並且擴大適用對象,新增個人投資設立2年以上未滿5年的新創事業,且投資額達50萬元,將適用租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