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降息期待升溫 資金自大型AI權值股擴散
加權指數 1140818(日線圖)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國7月PPI按月升0.9%,遠高於預期的0.2%,6月爲無升跌。以年率計,按年升3.3%,遠高於預期的2.5%,6月爲升2.3%。通脹數據達到2021年疫情期間的級數,當時升幅約爲0.7至1%。上週五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自4月以來首次意外下降,通膨預期上升,因爲對關稅影響的擔憂揮之不去。
回顧8月以來美股的表現,1日公佈的非農數據不如預期,美國7月新增7.3萬名非農就業人數,低於分析師預期;前二月新增的就業機會亦下調近26萬,加上失業率從6月的4.1%小幅上升至4.2%,導致原本已經被市場放棄的Fed降息預期反而快速拉昇。
從Fedwatch的市場預估來看,9月降息1碼的機率高達92%,如果看到今年底Fed將降息2~4碼,屆時目標利率將介於3.5%~4%。明年底預測目標利率則介於2.75%~3.5%,等於預估累計將降息4碼~7碼。
因爲鮑爾本屆任期到明年5月即將屆滿,即便今年底前降息再次落空與否,明年底前連續降息的機率高;因此推動市場情緒偏正面,且後續經濟動能放緩,尚有減稅手段因應,預期8月盤勢偏向高檔震盪。
今年臺股指數的表現呈現虛胖的格局,從加權指數1,028檔股票來看,其中僅297檔自年初以來截至8月15日報酬率爲正,代表指數中僅28.9%的股票爲正報酬,其餘71.1%的股票皆下跌。統計上漲的297檔標的,佔加權指數的權重則高達68.8%,若剔除臺積電,臺股今年實質呈現下跌格局,顯示散戶普遍感受不到多頭,形成所謂「虛胖式多頭」。
整體來看,今年大型資金齊力押寶AI供應鏈等少數族羣,導致結構失衡,造成資金排擠效應。不過從現在往後來看,待關稅全部落地及以降息週期開始啓動後,整個臺股的結構將好轉,資金有機會從單押大型AI權值股,開始轉往降息受惠的中小型股。
上週五川普表示,將對鋼鐵和芯片徵收關稅,提到「我打算設定的稅率可能是200%,又或許是300%?」導致美股高檔回調,其中費半跌幅2.26%跌幅最重,但臺積電ADR僅下跌0.88%,顯示AI軍火供應商仍受市場青睞。
整體盤勢看來,臺股融資餘額近2,500億元,距離3月底融資餘額大幅下跌前的3,200億元還有很大的空間,代表臺股的資金面暫時沒有出現過熱狀況,所以臺股後勢仍可以期待;關稅對經濟扭曲遠大於實際經濟成長的下滑,臺灣非電子類產品將承受關稅大部分苦果,後續投資策略可聚焦「科技趨勢+定價權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