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多方信心脆弱 臺積止跌成關鍵

去年表現亮眼的日經225及臺股亦是豬羊變色成爲全球后段班,顯示全球風險資金去槓桿化在AI產業已有出現加速跡象,就臺灣產業結構來看,長線臺股仍將面臨調整壓力

近期美國陸續公佈幾個重要數據,其一是CPI及核心CPI全面走升分達3.0%與3.3%,其二是1月零售銷售數據,年比從去年12月的3.9%攀升至4.2%,不過月比卻是月減0.9%創2023年9月以來新低,其三則是2月密西根消費者信心下修至64.7創2023年11月以來新低,未來一年通膨預期則維持4.3%高檔水準。

從上述數據相互參照來看,川普關稅2.0顯然不是隻有造成貿易對手國龐大壓力,對於美國通膨、消費者信心及消費動能負面衝擊也在逐漸顯現,在這種情況下,Fed決策鷹鴿搖擺程度勢必加大,今年能否降息恐要打上大問號。

另外,馬斯克旗下xAI推出號稱地表最聰明AI的Grok3,該模型主要是藉由大量NVIDIA GPU進行訓練以取得更佳效能,凸顯算力在加速模型迭代下仍扮演重要角色,再加上有NVIDIA(輝達)最新一季財報/財測均優於市場預期的背書,AI軍備競賽仍是現在進行式;不過,關鍵軍火製造商-臺積電面對「美國製造」壓力有增無減,且其市值佔臺股已高達36%以上,未來護國神山可能反成爲臺股震央所在,投資上不可不慎。

盤勢分析與投資策略:臺股自新春開盤落底反彈所成上升趨勢受費半連續重挫拖累已經遭到破壞,再加上近期市場對AI相關利空訊息相對敏感,而川普關稅戰隨加、墨如期課徵再度升溫,在這種情況下,現階段臺股需要時間跟空間適度沉澱籌碼纔有利醞釀後續可能反彈行情;臺積電表現疲弱隱見高檔作頭,其能否有效止跌避免擴大沖擊多頭信心將是未來臺股真正轉強關鍵,操作保守因應,持股維持中性水準。

就選股上來看,3月初接連有MWC展及臺北工具機展,預料AI機器人概念、邊緣運算所延伸的受惠族羣AI PC、手機、穿戴裝置供應鏈及資訊軟體類有表現機會,而老AI無新題材刺激,挑選評價已見修正,以中長線佈局思維爲主;另今年陸、港股表現意外亮眼,後者指數更是再次超車臺股,對於相關ETF亦可留意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