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不確定性猶存 臺股有序上漲不悲觀

近三週美股上漲期間,以散戶買入最爲積極,專業機構與法人持股變化則保持中性,且近六週股票型基金呈現資金淨流出,前周淨流出金額更名列爲今年單週前五大。

綜上所述,在不確定性落幕之前,任何不如預期的利空,均可能影響美股高檔回跌,尤其半導體關稅公佈在即,且8月1日前尚有美、日央行利率會議。

在市場過度貪婪的背後,或許有所依仗,外資投行訪查供應鏈,上修GB200於第二季總出貨量約20%,並且維持GB系列出貨量於第三季再翻倍之看法,AI龍頭NVIDIA連環創下新高登上4兆美元市值王並非無基之彈,惟將再次面臨未來成長趨緩與估值是否過高的風險抉擇。

投資策略:臺灣不在前二波關稅名單中,並不一定是壞事,然臺股波段已然脫鉤美股表現,維持高檔區間偏多震盪月餘,除政經不確定性與上檔套牢區壓抑指數發展外,新臺幣升值所導致的匯損風險逐步顯現尤須提防,第二季財報將於8月中旬公佈,屆時營收成長強勁而漲高者,若獲利因匯損而不如預期時,恐導致較明顯之回檔。

短線追高之風險效益有限,買盤暫多處觀望防守,並可觀察到資金開始輪動至相對低基期族羣,包括生技醫療、綠能環保、車用零組件、消費性電子等,在資金持續良性輪動且雙短均線支撐不破的情況下,臺股仍有望盤堅上攻並緩創波高。

同時,因爲波段基期相對低檔,且區間盤整累積成交量提供更穩健支撐,相較短線過熱且乖離偏高的美股來說,臺股未來反而可立於相對易漲抗跌之優勢。

整體來說,雖臺股展望非萬里無雲,但至少短中期仍是偏多發展型態,周K連紅帶動周線結構黃金交叉翻揚尤爲漂亮,靜待時間換取空間消化上檔壓力,只要投資人持股水位控制得宜,區間價差操作仍具可觀獲利機會,建議關注族羣包括AI供應鏈、生技醫療、消費性電子、臺幣升值受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