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AI狂潮推動臺股 封裝、散熱成關鍵
而輝達對OpenAI投資,據報導後者採GPU租賃而不買斷,營運模式加深AI評價泡沫疑慮,市場停利、停損賣壓紛紛出籠。
經過短暫三天的拉回925點測試,月底長週末中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出面解釋輝達對OpenAI投資的合理性,並表示無懼分析師對未來成長的低估,AI供應鏈股票在美國率先反彈,並回頭帶動臺股AI供應鏈。臺積電法說會確認10月16日舉行,股價先行上漲反應法說會行情,市值已經兵臨42%的門下,無疑爲臺股近期領頭羊。
在聯準會9月18日預防性降息過後,市場的走向,參考前兩次於1998及2019年預防性降息後的走勢,爲一波欲罷不能的資金行情,前者走了一年多,直到2000年初科技股泡沫,後者走了約半年,直到2020年初的COVID-19疫情出現。
這次行情能走多久、直到什麼事件或情況出現,目前尚難說,但無疑的是,主要上漲因素爲AI基建持續、資金行情效應、籌碼仍未失控;反過來,也就是說,這三隻腳如果缺一,可能就是行情出現真正警訊的時刻。AI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先進封裝測試以及散熱,在來年仍將位居關鍵地位。
日月光投控表示,隨先進製程微縮速度變慢,電晶體密度提升需由先進封裝技術達成,未來技術專注於系統級封裝。
包含HBM、M2M System、FOCoS,未來專注改善 封裝製程中功耗、散熱、CPO光模塊封裝,及發展先進測試業務。
隨AI伺服器運算需求及能力的提升,相關散熱需求也同步獲得帶動,尤其是液冷相關技術,而液冷技術的應用範圍除涵蓋GPU外,也包含客製化專用積體電路(ASIC)之AI伺服器,皆爲後續散熱市場受惠因子。
美國AI投資的成長動能核心來源,已經從NVIDIA、臺積電,擴大到OpenAI、Oracle、Broadcom、Google等,他們主演一場由科技革命驅動的、極高風險的產業重塑,參與者試圖用近乎瘋狂的資本投入,去鎖定一個潛在的龐大市場,成功者有機會一舉穩坐全球巨頭,這是一場賭上未來的策略戰役,預期未來一年的投資金額不會令市場失望。
投資策略:聯準會的預防性降息,歷史上多伴隨資金行情的延續,顯示短中期仍具上漲契機。此波行情能否持續,仍需仰賴AI基建進展、資金動能及籌碼穩定三大因素,缺一不可。展望未來,AI應用持續深化,先進封裝與散熱技術將居於產業升級核心。美國大型科技與AI企業正大舉資本投入,推動全球產業重塑,短期或有波動,但長期投資趨勢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