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AI成長題材成全球股市吸金大法

加權指數1140926(日線圖)

盤勢分析:9月堪稱是AI發展封神時間,各大AI巨頭陸續瘋狂加碼投資發表未來藍圖,股價聯袂大漲,「1,000億美元」幾乎變成最低投資門檻,而輝達僅策略性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可能是英特爾「沒有AI基因」,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京東已是中國AI指標股,有AI企圖心者市值暴漲。

「ONO聯盟」震驚全球科技產業,輝達將投資OpenAI 1,000億美元打造10GW的數據中心,採用2026年下半年Vera Rubin系統,OpenAI再把GPU訂單下給輝達,OpenAI也下訂單給甲骨文,三者形成正向閉環,投資+訂單+獲利再投資導致巨頭市值與估值大成長,真正推動股市上漲的關鍵是「投資」,顯然AI巨頭透過AI模型真正掌控了市場,至於泡泡疑慮?只要鉅額投資無上限飆高,空單都是指數起飛的燃料,當然,當燃料燒完後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本週臺積電股價創新高逼近外資圈共識1,400-1,600元,原本外資預計資金先進場卡位,等10月16日臺積電法說會後再調高,但因2奈米制程強勁成長,AI晶片、iPhone晶片都將全面採用2奈米制程,已有外資稱臺積電爲「AI之母」,目標價喊到2,100元,如果股價達標,臺積電1檔就將再貢獻指數6,000點。

晶圓檢測設備廠科磊KLA高層爆料臺積電已有15家2奈米客戶,其中10家是高速運算HPC領域,AI玩家都將是臺積電2奈米制程客戶,2奈米成爲新世代製程核心。

利空方面,聯準會主席鮑爾示警10月降息並非已成定局,但市場投資人仍押注年底前再降息2碼。鮑爾任期進入倒數,他必須捍衛聯準會獨立性、劃清通膨責任,並採取預防性降息因應勞動市場疲軟。他說「通膨短期風險偏向上行,就業風險偏向下行,包括股票在內的資產價格處於偏高水準」,擺明了就是示警停滯通貨膨脹,但美股在AI光環、川普好大喜功、利率必降的氛圍持續陶醉。

投資策略:美系外資認爲美股市場處於一個由流動性驅動、非基本面導向的投機階段,市場重點不再是企業營運表現,而是價格動能與倉位壓力。英特爾在美國政府、輝達、蘋果接力注資下,賺不賺錢與競爭力問題都擋不住股價大漲,已成爲政策面超級轉機股。

實體經濟不完全由AI主導,總經數據、消費市場、關稅衝擊終端市場需求,例如航運股今年股價高點在對等關稅遞延搶運初期,之後需求降溫,營收穫利平淡。

美元持續弱勢,預估臺幣在季底過後將再轉強,外資持續匯入推升臺幣升值壓力再起,除AI產業外,出口產業下半年營運可能旺季不旺。

金融市場核心是行情漲跌,日韓港中股牛氣沖天,臺股已是相對補漲格局,本週AI一線股衝高後震盪,短期資金搶進落後補漲股,有題材比營收穫利本益比重要。

投資在那裡,行情就在那裡,即使相同產業,資金仍以AI成長題材股優先,如重電股華城、士電等股價盤堅,而東元與鴻海合作AI基建商機股價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