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強校安 全教產批教部「喊假的」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中)表示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提出「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與「補助國中設置副組長」兩方案,實際上是喊假的。記者曾吉鬆/攝影

爲補足校安漏洞,教育部今年提出「補助國中設置副組長」與「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等措施,不過全教產昨召開記者會,批評教育部的方案補助比例過低、地方自籌比例太高,且符合副組長增設資格的學校全臺僅四十校,佔全臺國中比率百分之五,政策形同「喊假的」。

對此,教育部強調,該方案是接受地方政府建議訂定,一一四學年覈定補助經費逾一點二億元,目前已有多個縣市申請增聘副組長,會持續瞭解地方政府執行情形與需協助事項。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提出「補助國中設置副組長」與「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兩方案,然而新補助的副組長方案限六十一班以上的國中申請,但全臺僅四十校符合資格。呼籲教育部應立即正視現場需求,建立專責專業校安人力制度,並提供穩定的中央財政支持。

立委柯志恩則說,教育部實際補助僅三成至五成,地方政府要自籌龐大經費,對財政困難的城市而言,根本難以承擔。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指出,許多學校所增置的學務人力,都只能請代理老師協助。且目前學務處的業務愈來愈龐雜,舉凡校園濫訴事件、學生霸凌及性平事件都是由學務處承辦,再加上學生的輔導管教工作,可說是分身乏術。因此,當學務處獲補助增置人力,不一定會支援生教組業務,也可能是衛生組、訓育組。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也強調,建議增設專責校安人力,強化通報與輔導系統的即時性,才能確保教學現場獲得實質支援。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目前教育部補助增置的學務人力,僅是補充、協助性質的外加人力,功能和權力沒有講清楚,在教學現場能做的有限。全教總認爲,校園安全與學生輔導管教是不一樣任務,校園必須設置具備處理衝突專業技巧與知能的校安人力,能在第一時間介入處理校園衝突或學生高風險行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