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補助學務人力 全教產批校安政策「喊假的」

全教產上午舉行記者會,理事長林蕙蓉(中)表示,2023年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在2025年終於提出「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與「補助國中設置副組長」兩方案,表面上宣稱全面支持校安,但實際上補助比例低。記者曾吉鬆/攝影

2023年發生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教育部提出增置學務人力及國中學務及輔導單位設置副組長等措施,欲補足校園安全漏洞。然而,全教產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教育部的方案補助比例過低、地方自籌比例過高,且符合副組長增設資格的學校僅佔5%,形同「喊假的」,呼籲教育部應建立專責校安人力制度,並提供穩定經費支持。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在2025年提出「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與「補助國中設置副組長」兩方案,表面上宣稱全面支持校安,但各縣市執行時遇到非常大的困難。

林蕙蓉說,教育部「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目前規定,61班以上者,學生事務單位及輔導專責單位得共置副組長1人至3人,於是新補助的「副組長」方案限61班以上的國中申請,但全臺僅40校符合資格,佔國中比例僅5%,顯示政策無法全面照顧校安需求。

林蕙蓉批評,整學年下來,教育部所提出的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及副組長方案根本無法落實,有的縣市甚至主計及人事單位也不支持,教育部政策形同「喊假的」。

立委柯志恩表示,教育部還將補助責任推給地方政府,實際補助比例僅有30%到50%,地方政府要自籌龐大經費,對財政困難的城市而言,根本難以承擔。教育部無法迴應校安的迫切需求,修法建立專責人力纔是解決辦法。

全教產副理事長林碩傑說,教育部簡直是「拖延部」,如先前說要實施的校園手機管理辦法,也是一延再延。校安人力問題從2023至今,教育部還在拖延,學務人力的補助方案,甚至這個月纔要試行、下個月正式實施。

全教產呼籲,教育部應立即正視現場需求,修正相關編制法規,建立專責專業校安人力制度,並提供穩定的中央財政支持,才能真正保障師生安全,避免再讓「補助」成爲口號,而要展現實質效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