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惠民縣楸樹、杜梨林木種質資源庫確定爲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
4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准公佈,由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支持申報的惠民縣楸樹、杜梨林木種質資源庫確定爲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標誌着我市林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邁上新臺階。
惠民縣楸樹、杜梨林木種質資源庫位於惠民縣國有沙窩林場,是以惠民縣國槐白蠟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爲基礎立項建設的惠民縣鄉土樹種林木種質資源庫,主要承擔楸樹、杜梨、國槐、白蠟等其他耐鹽鹼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研究評價及選優利用等工作;總規劃建設面積24.0hm2,目前已收集、保存楸383份、杜梨 152份。
近年來,惠民縣國有沙窩林場依託山東省林草種質資源中心、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力量,開展高價值鄉土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以及新品種選育利用;強化科技支持和科研成果轉化,先後制定了絨毛白蠟播種育苗技術規程、白蠟嫁接育苗技術規程、白蠟工程苗培育技術規程、白蠟苗木質量分級、白蠟種質資源異地保存庫營建技術規程等5項技術規程(標準),獲得山東省林學會優秀設計獎3項、林業成果轉化獎2項。目前,已與省林科院完成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工程項目“杜梨優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創新利用”(2019LZGC009-3),申報的11個杜梨新品種已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受理。
下一步,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將繼續指導惠民縣沙窩林場做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一是積極收集楸樹、杜梨等樹種種質資源信息來源,儘快引進更多有價值樣本,提高資源庫資源豐富度;二是合理優化資源庫佈局,加強林木種質資源的日常管理維護等工作,持續開展性狀調查研究,並錄入國家林業和草原種質資源庫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共用;三是做好楸樹、杜梨種質資源創新利用以及新型栽培、新品種選育,發揮林木種質資源庫的作用,加快林業科技成果轉化。
通訊員 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