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陸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成效顯著。(新華社)
大陸央視報導,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科研人員,正在萌發大花石蝴蝶種子,開展遺傳多樣性分析研究。大花石蝴蝶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小草本植物,依託種質資源庫大科學裝置,大陸科學家開展搶救性繁育,培育出數百株幼苗,並於今年6月完成了大花石蝴蝶的野外移栽工作。
報導稱,聚焦提升作物育種潛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蒐集保存了大陸43%的作物野生近緣種,共375種、4100份。利用種質資源庫採集的這些野生種質資源,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多個團隊,展開系列研究攻關,有效提升了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作物的抗逆性,爲大陸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統計,大陸「十四五」期間,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新增採集、保藏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4186種、6萬6572份,不僅有力支撐了大陸被子植物、兩棲動物等新物種的研究,也在水稻、羊肚菌等物種培育方面取得一批新進展,爲實現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奠定了物質基礎。
截至2024年底,該種質資源庫合計保存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2.7萬種、33萬份,已發展成爲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報導,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2004年在昆明動工開建,2007年建成並投入運行。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伊廷雙表示,之所以把種質資源庫建在雲南,是因爲雲南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高等植物約佔中國大陸的50.3%,脊椎動物約佔49.5%……可以說,雲南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物種基因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