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濱城區:彭李街道織密健康服務網 打造銀齡幸福圈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 在成功探索“社區合夥人”1.0版本的基礎上,2025年,濱州濱城區彭李街道將治理手段聚焦至“主題項目”合夥,通過評估居民需求、匯聚合夥資源、雙方系統對接後,將社區單個合夥人匯聚爲主題系列項目,構建“單元式”合夥方式,實現社區合夥資源的高效整合、深度利用和動態優化。
彭李街道黃河社區老年人口多,常住居民中60歲以上老年人佔比高達60%,他們對營養健康關注度高、醫療服務需求大,同時具備相應的消費能力。黃河社區嚴格落實黨建過程管控機制,通過“社區合夥人”模式鏈接公益與市場化服務,創新打造“情暖黃河·健康達人集結”項目,積極整合轄區醫療資源,搭建起協同聯動的健康合夥人網絡,爲轄區老年居民提供便捷、全面、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服務新格局。
“咱們得把轄區內的醫療資源盤活,讓退休幹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服務!”黃河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委牽頭、資源整合、服務下沉”的工作思路,聯合市人民醫院、濱視眼科等12家單位簽訂“健康合夥人”共建協議,組建“健康合夥人”聯盟,策劃開展“黃河健康大集”活動,在黨委統籌下,各共建單位認領服務項目,黨員醫護帶頭參與,將優質醫療資源精準輸送到社區。活動設置名醫義診、中醫理療體驗、血糖血壓監測、眼底驗光等8類健康服務項目,惠及居民500餘人次,實現醫療資源從“碎片化”到“一體化”的有效整合。
社區黨委建立“需求採集-精準派單-服務評價”閉環機制,推進項目開展,組建由社區工作者、醫療專家、志願者構成的“銀齡服務專班”,形成由社區工作者牽頭、醫療專家支撐、志願者協同的三級服務網絡。社區工作者精準梳理老年居民健康需求清單,爲其建立動態健康檔案,“銀齡服務專班”按需提供專家坐診42場、上門體檢260人次,服務滿意度達99%。針對行動不便老人,志願者化身“健康跑腿員”,爲行動不便老人送藥上門、指導智能監測設備使用等,讓“足不出戶享健康”成爲現實。
黃河社區打出“健康+”系列組合拳,目前成功開展了一批貼近居民需求、富有成效的健康共建項目。定期舉辦“名醫大講堂”健康講座,邀請專業醫師爲居民講解四季養生之道。讓居民在動手實踐中感悟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健康理念的碰撞。開設“共富市集”,搭建直供平臺,讓居民在家門口購買到健康營養的高品質農產品。引入居家智慧養老平臺,爲老年人打造便捷、舒適、安全的居家養老環境……通過文化浸潤和多元參與,社區健康活動參與率進一步提升,營造了“健康共享、鄰里互助”的社區氛圍,逐步形成了“人人關注健康、人人蔘與治理”的生動局面。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