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想案/認證交易所當掩護 檢:衝擊金融秩序

全臺最大虛擬幣商「幣想科技」,遭檢警查獲涉嫌和詐騙集團勾結洗錢。圖/讀者提供

虛擬幣、加密貨幣屢屢被當詐騙工具,臺中地檢署檢察官戴旻諺偵破幣想科技北屯門市詐騙案,他是少數具「TRM加密貨幣分析認證」的檢察官,能自行繪製幣流分析圖佐證。戴警示,詐騙集團以金管會認證的交易所當掩護,塑造「銀貨兩訖」假象,加密貨幣安全性遭濫用,恐衝擊金融秩序。

戴旻諺取得「TRM加密貨幣分析軟體調查人員(CI)認證」,檢界罕見,他可自行繪製幣流分析圖,多次運用於偵辦詐團案件,能在短時間釐清贓款流向,除有利案情溯源,也是說服法官收押被告的有利證據。戴偵辦幣想案也是透過分析圖,確認被害人買的泰達幣通通流向詐團錢包。

戴旻諺起訴幣想案,於求刑時提到,發行加密貨幣本意原在於透過去中心化貨幣系統,搭配分散式帳本技術,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隱私安全性,尤等三人卻濫用加密貨幣特性,又利用民衆欠缺加密貨幣知識的弱點。

他指出,尤姓兄弟以完成洗錢防制登記的虛擬資產服務交易所當作掩護,找白姓男子當中間人,引介詐團欺騙被害人,再指引到北屯門市買泰達幣,塑造「銀貨兩訖」的合法交易假象,再將贓款洗白爲加密貨幣。

戴直言,三人違背加密貨幣發行初衷,相較傳統詐欺組織,尤等對於個人財產法益、金融秩序侵害更嚴重,還使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針對虛擬資產服務事業所爲的洗錢防制登記形如虛設,若輕縱三人,將使詐欺組織更加肆無忌憚,持續用虛擬貨幣犯罪,無形中讓這類犯罪更猖獗。

因被害人損失慘重,尤等人至今未和解、補償,戴旻諺建請法院從中間刑度爲基準點量刑,並對尤姓兄弟具體求刑四年六月以上、對白求處五年以上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