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引爆美元危機 全球金融秩序的裂變時刻

▲美國總統川普公佈的大規模相互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動盪,美元、美國股市與美國國債同步下挫。(圖/路透社)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場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所引發的劇烈震盪中,這不僅重塑了國際貿易格局,更對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構成深遠挑戰。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公佈的大規模相互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動盪,美元、美國股市與美國國債同步下挫,呈現罕見的「三重低迷」(Triple Weakness)。

根據國際貨幣研究所(IIMA)的報告,美元兌日圓匯率已從年初的158圓跌至140圓區間,顯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加劇。本文將從貿易戰的背景出發,剖析其對美元的衝擊,並探討投資者如何應對這一新常態。

貿易戰的經濟衝擊

2025年4月2日,川普政府宣佈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本關稅,並對特定貿易伙伴實施更高稅率,例如對中國大陸徵收34%、對日本徵收24%。

根據白宮資料,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稅戰隨後迅速升級,美國對中國大陸部分商品最高徵收245%的關稅,而中國大陸則以125%的報復性關稅迴應。這些措施推高進口成本,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新配置,企業面臨更高的生產成本與不確定性。

這種保護主義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尤爲顯著。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分析指出,關稅將推高美國國內通膨率,可能超過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的目標,同時抑制經濟成長。企業因供應鏈轉移而面臨成本上升,預計導致生產率下降與價格上漲。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伙伴,如日本與歐盟,因貨幣升值而可能緩解通膨壓力,爲其央行提供更多寬鬆政策的空間。

貿易戰的影響遠超美國,全球經濟正經歷結構性調整。IIMA報告顯示,美國的關稅政策促使貿易伙伴重新審視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並尋求替代性聯盟。例如,中國大陸加大內需振興力度,歐洲則轉向擴大財政支出以刺激經濟。這些舉措使得美國經濟的相對劣勢凸顯,市場對非美元資產的需求增加。

根據彭博(Bloomberg)數據,2025年4月7日起,全球股市出現劇烈波動,美國S&P 500指數連續下跌,而新興市場股市跌幅相對較小。這反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下滑,資金流向非美元資產,進一步壓低美元匯率。

▼貿易戰的影響遠超美國,全球經濟正經歷結構性調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元霸權的動搖

長期以來,美元憑藉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爲美國提供了「特殊權利」。PIMCO指出,美元的強勢得益於全球資本對美國金融資產的持續流入,支撐了美國的經常帳赤字。然而,隨着貿易戰加劇,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美國資產的吸引力。2025年1月以來,美元名目有效匯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下跌約5%,顯示市場對美元信心的減弱。

貿易戰不僅削弱美元的經濟支撐,也引發對全球金融秩序的質疑。PIMCO警告,若全球資本流入美國資產的趨勢放緩,美元作爲單一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動搖,全球金融體系或走向多極化。這可能促使各國央行增加對歐元、日圓、人民幣或其他新興貨幣的持有,進一步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IIMA的美元週期分析提供瞭解釋當前美元走勢的視角。該分析將美元匯率與美國S&P 500指數相對新興市場指數的比率掛鉤,指出市場正處於「避險導致的美元疲軟」(Risk-Off Dollar Weakness)階段。自2025年1月中旬起,美國股市表現遜於新興市場,投資者轉向非美元資產,導致美元兌日圓與歐元貶值。

這種「避險導致的美元疲軟」極爲罕見,自1994年以來僅在2000年代初出現過一次。IIMA認爲,這反映市場對美國經濟相對劣勢的擔憂,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強硬關稅政策下,美國經濟減速幅度可能超過新興市場。若趨勢持續,美元兌日圓可能跌至130円區間,創近年新低。

投資策略 重新配置

貿易戰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迫使投資者調整策略。PIMCO建議採取美元減持(Underweight)策略,因美國負擔全球最大的淨國際負債部位(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關稅戰可能加劇資本外流。

投資者應增持歐洲、日本及新興市場的長期債券(Global Duration Overweight),因這些地區的貨幣升值與政策寬鬆可能提供更高回報。

PIMCO看好殖利率曲線陡化(Yield Curve Steepening)交易,認爲全球經濟從效率優先轉向民族主義將推高財政風險溢價。彭博數據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已從2024年底的3.5%升至2025年4月的4.2%,反映市場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投資者可透過配置長期債券或衍生品獲利。

在信用市場,PIMCO預測投資級債券(Investment-Grade Bonds)與高收益債券(High-Yield Bonds)表現將分化。投資級債券因企業資產負債表穩健而受保險公司青睞,但高收益債券因違約風險上升而吸引力下降。投資者應謹慎配置高風險資產,優先考慮安全性更高的資產。

此外,投資者應關注央行政策動向。IIMA指出,聯邦準備理事會因關稅引發的通膨壓力而可能限制降息幅度,而其他國家央行則因經濟不確定性降低升息預期。這些因素將影響美元與本國貨幣的相對走勢,投資者需靈活應對。

結語

貿易戰的升溫正將全球經濟推向未知的十字路口,美元作爲全球準備貨幣的地位面臨空前考驗。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重創美國經濟,也引發全球資本流向的重新配置,美元匯率與美國資產吸引力同步下滑。

IIMA的美元週期分析顯示,當前「避險導致的美元疲軟」可能爲過渡階段,未來或轉向「避險導致的美元升值」,但美元的貶值趨勢短期難逆轉。投資者應減持美元資產,增持非美元資產,並密切關注聯邦準備理事會與其他央行的政策動向。在這場貿易戰風暴中,唯有敏銳洞察與果斷行動,才能在動盪市場中把握機遇。

▼貿易戰的升溫正將全球經濟推向未知的十字路口,美元作爲全球準備貨幣的地位面臨空前考驗。(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