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美中貿易戰升級 瑞銀:全球經濟前景再添變數
根據瑞銀的最新測算,美國市場約佔中國上市公司收入的3%,因此即便全面加徵20%關稅,整體盈利僅減少0.2%至0.3%。然而,市場對關稅影響的反應相當迅速,MSCI中國指數自上週五以來已回檔約3%。王宗豪認爲,這已充分反映當前關稅政策的影響,但市場尚未完全消化進一步關稅升級的可能性,或甚至進入全球關稅戰的風險。
歷史經驗顯示,每當美國宣佈新一輪關稅時,市場平均回落2%,這次3%的跌幅與過去情況相符。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通常不會提前反映關稅政策,而是等到政策正式落地後才迅速做出反應。因此,若美國進一步加碼關稅,市場仍可能面臨新一輪拋售壓力。
瑞銀分析,機械、寵物用品、運動服裝OEM、生物技術及科技硬體等產業的盈利風險最高。回顧2018年貿易戰期間,出口導向行業普遍跑輸大盤,尤其是機械、科技硬體及家電類股,而醫療設備則因政府鼓勵加速醫院建設,成爲少數表現亮眼的產業。
觀察近期股價走勢,除科技硬體外,其他出口導向行業已經對關稅升級做出反應,股價表現相對低迷。反觀2018年貿易戰期間,生豬養殖、公用事業及電信等內需型行業表現較佳,顯示市場可能再次轉向防禦性標的。
除了直接關稅衝擊外,瑞銀經濟學家警告,貿易戰的次級影響可能更加顯著。例如,若美國對75%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徵60%關稅,將導致中國GDP減少1.5%,進而拖累企業信心、資本支出及消費,對企業盈利的打擊將遠超直接關稅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若中國政府祭出強力內需政策來對衝關稅影響,受益者將是內需佔比較高的上市公司,而非出口型企業。王宗豪表示,市場關注的焦點將轉向中國內部政策應對,這將是決定中國股市能否企穩的關鍵因素。
整體而言,美中關稅戰再度升溫,市場雖已部分反映影響,但後續變數仍多,投資人需密切關注美國是否進一步加碼關稅,以及中國的反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