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280場所 7/22起一次性餐具收費

臺北市立動物園內部分餐廳和便利商店已實施一次性餐具收費制度,包括餐盒、碗筷、湯匙都須另外付費。(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謝佳君臺北傳真)

臺北市環保局因應《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立法,24日公告自7月22日起,北市所有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業者若未依規定執行,今年勸導,明年1月1日起可依違反自治條例處3000元至1萬元罰鍰。

新北市政府相關自治條例目前在市議會審議中,完成立法後,將要求業者不能提供內用顧客一次性餐具,並給予外帶自備容器民衆優惠。

爲推動減塑減廢,北市府所屬119處委外場館響應一次性餐具外帶計價及分類回收,每年平均約減少1086萬個免洗餐具用量。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說,今年再公告「臺北市販售餐飲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公私場所、品項及收費標準」,以價制量且明訂罰則,鼓勵民衆自備環保餐具。

林鈺惠指出,7月22日起中央單位、北市府機關及所屬各委外經營場館、公私立學校,民衆內用、外帶或外送餐飲,均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業者可依製作成本定價,列管場所約280處,新措施上路後,預估北市1年可減少約2700萬個一次性餐具。

林鈺惠說,若業者惡意不依法規執行,今年先勸導,明年1月1日起將依自治條例開罰,可處3000元至1萬元罰鍰,近日將開說明會,未來不排除擴大到其它公私場所及收費品項。

忠孝庇護工場表示,餐廳多年未提供內用一次性餐具,外帶酌收餐盒2元、筷子和湯匙均1元,民衆配合度高。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的麥當勞也已採免洗湯匙收費,園內其它餐廳和便利商店也貼出公告,一次性餐盒、碗、筷子、湯匙都要收費。

市民謝先生認爲,站在環保立場可接受政策,增加自備環保餐具意願,但餐盒和碗的體積較大,攜帶不便,用完又不易清潔,會以自備筷子和湯匙爲主。

新北市環保局已擬妥《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草案,要求公私場所販售內用餐飲不得提供一次性餐具,並提供外帶消費者自備容器優惠,因自治條例正在市議會審議,尚未完成立法,目前仍有許多業者提供一次性餐具。